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究黄芪、红花配伍是否可以调控肠道菌群影响胆汁酸代谢发挥脑保护的作用,为黄芪、红花的临床应用和药物开发提供数据支持与理论依据。方法1.黄芪-红花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药效作用研究:将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模型组(Model)、黄芪-红花组(HQ-HH)和脑心通胶囊组(NXT),采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闭塞/再灌注(MCAO/R)模型,再灌注72h后,通过大鼠神经功能、脑梗死体积、脑组织病理切片染色评估黄芪-红花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药效作用。2.黄芪-红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肠道菌群和肠道屏障的影响:采用16S r RNA测序分析各组间肠道菌群的差异及变化。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探究黄芪红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小肠组织中胆汁酸受体FXR以及肠道屏障紧密连接ZO-1、Occludin、Claudin-1蛋白表达的影响。3.黄芪-红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胆汁酸代谢及脑保护作用:基于代谢组学技术检测各组大鼠粪便中的胆汁酸,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和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orthogonalpartial least square-discriminant analysis,OPLS-DA)多元统计分析,全面评价黄芪-红花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胆汁酸代谢的影响。免疫荧光检测大鼠小肠组织中IL17A、Foxp3的表达和脑组织中Th17/Tregs细胞。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大鼠脑组织中紧密连接蛋白和IL17A、IL10、IL6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1.黄芪-红花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效果确切。与模型组相比,黄芪红花组和脑心通胶囊组在改善大鼠神经功能和脑梗死体积方面效果良好。HE染色结果显示,黄芪-红花可以保护神经细胞形态和结构,减少神经元死亡。2.16S r RNA测序分析发现各组间肠道菌群结构存在显著差异,造模后可引起大鼠肠道菌群结构的变化。黄芪红花可以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向假手术组回调,降低瘤胃菌科、拟杆菌属、考拉杆菌属、脱硫弧菌科的相对丰度,增加布劳特氏菌属、双歧杆菌属、毛螺菌科、颤杆菌属的相对丰度,调控肠道菌群稳态。本研究中发现黄芪红花还可以激活大鼠小肠中胆汁酸受体FXR蛋白的表达和改善肠道屏障功能。3.通过代谢组学检测了大鼠粪便中的胆汁酸含量,对差异胆汁酸含量分析,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粪便中的Allo LCA(别胆石酸)、Iso LCA(异石胆酸)、Alpha-MCA(α-鼠胆酸)、Beta-MCA(β-鼠胆酸)、Beta-UDCA(3β-熊去氧胆酸)、CA(胆酸)6种胆汁酸的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经黄芪红花给药后,Allo LCA(别胆石酸)、Iso LCA(异石胆酸)、Beta-UDCA(3β-熊去氧胆酸)、CA(胆酸)4种胆汁酸含量降低(P<0.05)。黄芪-红花可调控大鼠小肠组织中Th17和Tregs细胞分化,降低大鼠小肠组织中IL17A的表达,减少IL17A从小肠向血液转移再到达脑部,减轻脑损伤。黄芪-红花还可通过调控脑组织中Th17细胞和Tregs细胞分化,降低促炎因子IL17A和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减轻脑部炎症反应,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发挥脑保护作用。结论1.黄芪-红花可明显减少大鼠脑梗死体积,改善受损神经功能和神经细胞形态,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黄芪和红花配伍可以调控肠道菌群,激活胆汁酸受体FXR,维持机体胆汁酸稳态,减少大鼠脑组织中Th17细胞,增加Tregs细胞,降低促炎因子IL17A和增加抗炎因子IL10的表达,减轻脑部炎症反应,保护血脑屏障完整性,从而改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