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对《老子》的继承和发展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xiujykyu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淮南子》是西汉初期淮南王刘安召集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重要学术著作。由于去战国、秦朝不远,诸子百家思想的影响依然存在,汉初思想文化特点在《淮南子》中得到了集中体现。《老子》思想是中国道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淮南子》作为集黄老道家思想之大成的一部著作,《老子》是其直接引用最多的典籍。《淮南子》中记载老子其人其事的有四处,全书直接引用老子的言论有七十七处,其中《道应训》中有五十七处。由此可见著作者对老子之推崇,对其思想体系之深研。《淮南子》对于《老子》之道,既一脉相承,又有传承之路上的发展与嬗变,对于所引《老子》不是简单地照搬套用,而是有了自己的发展,对事物的认识更加深入,引入了新的理念和观点,在具体阐述时候观点也更加全面。刘安创作《淮南子》的初衷,就是要找出人生吉凶祸福的根源,探讨社会治乱兴亡的规律,建立一套适合汉代一统的以黄老道家思想为主旨的理论系统。他引《老子》作为理论支持,又发展、改造了所引观点以明己志。《老子》出自中国思想最开放最多元化的“诸子百家”时期,《淮南子》继承了《老子》思想中的核心体系,又因自身处于变革期而充满了时代所赋予的思辨精神、反思精神和创新精神,《淮南子》之后的汉武帝建元五年,中国便进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家思想统治时期。从这个意义看,处于历史转折点的《淮南子》,在百家思想泛滥之后,思想专制来临之前,气势磅礴地做了一次思想文化之花的盛放,可谓承前启后,独步古今。因此,从其独特的时代意义来说,对《淮南子》考察研究既有文学价值,又有辅助政治历史发展研究的价值。本文采用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对比《老子》原义分析《淮南子》对《老子》的继承和发展,探讨了《淮南子》的文学思想、自然观与政治思想。本文的结构分为四个部分:一、第一章,概述《淮南子》与《老子》其人其书。论述各自历史文化背景,分析其书思想内容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探讨《淮南子》引《老子》的价值和意义。二、第二章,从文学审美、文学创作这两个方面探讨《淮南子》的文学思想。主要分析《淮南子》文学审美中弃伪尚真的文学理念、以真、朴为美的审美立场及形神论,阐明其对《老子》自然美的继承和发展;分析了《淮南子》文学创作中要求发自真情、有感而发,以及虚静的创作情状,阐明其对《老子》尚拙与虚静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三、第三章,从“道”的生成演化、“得道”途径、人生态度这三个方面讨论了《淮南子》对《老子》自然观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论述了宇宙生成、道之体现等自然观基础和自然、无为的“得道”途径及守柔居弱、生死自然等观点。四、第四章,从理想社会、理想君主这两个方面比较分析了《淮南子》、《老子》的政治思想。在理想社会方面,主要论述了《淮南子》所推崇的“至德之世”和《老子》所构建的“小国寡民”;在理想君主方面,主要论述了《淮南子》所推崇的“有道之主”和《老子》所主张的“圣人之治”。结语:总结全文,概述《淮南子》对《老子》的继承和发展。
其他文献
南宋文人的结盟风气非常兴盛,主要集中在当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两浙地区。选择以“两浙地区”为切入点,进而可以了解整个南宋的文人结盟风貌。上编以时间为纵向线索,南宋两
目前,重庆在新一轮林权改革中已取得了较明显的绩效:在经济方面,新一轮林权改革扩大了农民的财产收益权,林业产值有了较明显的增长;在社会方面,通过建立林权纠纷长效调处机制
科技成果管理工作是我国科技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科技管理工作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本文阐述了我国科技成果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初步分析了如何在新时期更好的改进
棒球是以棒打球为主要特点的同场集体对抗性球类运动项目。随着现代棒球技战术水平的日趋完善,专项身体素质水平的高低在棒球运动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来说,我国棒球项目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二十四诗品》与《庄子》的审美风格。因为《二十四诗品》作者归属如今仍然是学界悬而未决的难题,所以本文先忽略司空图的生平背景和诗论主张,从纯文本角度
目前,3D 智能可穿戴设备领域发展迅速,3D 智能可穿戴设备种类数量繁多,对这些3D 智能可穿戴设备的概念与现状进行分析,有利于了解目前流行技术和市面上的需求情况。本文以广
本文对《诗经·小雅·四牡》篇的研究,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具体问题,即:考辨诗的作者与主旨;辨析诗中分歧较大的词语;考证名物;总结历代学者对此诗的评价。论文的研究方法是:翻阅传
本文以黄庭坚学陶诗为考察对象,总结黄庭坚文献整理与科学研究的现状,并从背景分析入手,探讨黄庭坚学习陶渊明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内涵和创作实践。在此基础上,明晰“宗陶”与“宗
分析工业电视监控系统与工控网络的现状,介绍将两者相结合的技术方案的选择和特点。并阐述方案实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