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户兼业经营是一个国际现象.德国、美国、挪威、奥地利和瑞士等国的农户(农场)兼业率都超过50﹪,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省的农户兼业率则超过80﹪,据该文作者的典型调查,目前中国湖北省农户的兼业率水平已超过70﹪.在一个农户兼业程度较高且人多地少的国家,兼业的不断深化会影响农业经营方式及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尤其在中国农业生产主体将长期采取农户兼业经营的背景下,探索农户兼业的演变机理及发展趋势将有助于我们深化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实现上述目标模式的关键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目前影响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业型向非农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非农产业的就业机会及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因此,从政策层面来看,实现非农产业(尤其是工业主要是制造业)的大发展及对阻碍劳动力流动的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主要有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根本改革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两个重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