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营中小企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经济规律,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各种非国有经济的发展,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改革开放至今日,我国的民营企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我国民营企业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不断上演着不和谐的另一幕。
持续发展、永续经营一直以来是企业理论绕不开的话题,也是每一个企业孜孜以求的目标。然而近年来发生在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群体的一波波倒闭狂潮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尴尬的结局。生存问题自改革开放至今一直是民营中小企业的最首要问题,民营中小企业成了我国企业链条中最为薄弱的一环。仅就此次金融危机的冲击来说,民营中小企业可以说尸横遍野。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统计显示,自去年上半年来全国有6.7万家规模以上的民营中小企业倒闭。
究竟是什么原因让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如此脆弱?这使得我们对于影响民营中小企业生存的因素的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在导致民营中小企业的生存能力脆弱的诸多因素中,其自身所特有的伦理特性缺陷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所谓企业的伦理特性,是指企业在一定的市场环境中所形成的、作为处理和评价其与各个利益相关者关系的基础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伦理价值观和行为模式。各类型的企业因其自身基本因素的不同,具有不同的伦理特性。本文认为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伦理特性一方面推动着企业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由于伦理特性缺陷的存在又制约着自身的发展壮大。
本文立足前人的研究成果,综合了针对我国民营中小企业伦理现状的最新调查报告和理论研究成果,在理论指导的前提下结合实证材料,分析了我国民营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与其伦理特性生成的关系,指出了其之所以存在伦理特性缺陷的内外部原因,进而提出了合理的伦理特性生成与完善的建议,最终希冀能够找到破解我国民营中小企业当前伦理困境的根本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