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图信号处理的分布式半监督分类算法

来源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0803_lichun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监督学习(Semi-Supervised Learning,SSL)是机器学习领域中一项重要技术,一直受到研究人员广泛关注。SSL结合监督学习与无监督学习对数据进行处理,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处理过程中的人工参与。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探索,SSL在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推广上均取得了可观的成果。分类是SSL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目前针对分类问题的SSL算法大多数以集中式方式实现,即将所有数据收集到一个处理中心进行运算。集中式计算方式不仅存在隐私方面的隐患,在数据规模较大时还会产生不小的计算负担。图信号处理(Graph Signal Process,GSP)利用图结构对图上数据进行处理,其相关研究推动了分布式计算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基于GSP对SSL中的分类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在图半监督学习(Graph Semi-Supervised Learning,GSSL)中,集中式方法的计算复杂度较高,针对该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子图分割的分布式半监督分类算法。在该算法中,GSSL问题被归结为一个无约束的最小二乘问题。基于对邻接图的分割,将原优化问题分解为多个子优化问题,这些子优化问题在求解时仅需要局部信息。将所有子优化问题的解组合拼接,便可得到对原问题最优解的近似。为了降低与最优解的误差,采用迭代计算的方式对近似解进行更新。由于图的稀疏特性,本算法可以分布式运行。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快速收敛至最优解,与其他算法相比,可以更快速地完成对目标样本的分类。然后,针对基于子图分割的分类算法需要与多阶邻居进行信息交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拟牛顿法的半监督分类算法,并应用到高光谱图像(Hyper-Spectral Image,HSI)分类问题中,改善HSI分类中特征维度高、数据规模大、已标记样本量少等问题。该算法结合图模型,把分类问题归结为无约束的优化问题,为了避免对矩阵进行求逆,使用一种基于矩阵分解的近似牛顿法对优化问题进行求解。通过对图拉普拉斯矩阵进行分解,海森矩阵可拆分为对角与非对角两个部分,而后牛顿步长的求解过程仅包含海森矩阵对角部分的求逆运算与稀疏矩阵乘法。由于所建模图的稀疏特性,该算法可以分布式实现。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算法的收敛速度快,能对HSI数据实现快速分类。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诸如超高清视频、大规模物联网、无人驾驶和云计算等新兴应用领域。这些新兴的应用场景由于需要更大的数据带宽,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时延以及更高的系统可靠性,所以对未来的通信系统提出了新的挑战。信道编码作为一种前向纠错技术,是确保通信系统可靠性的关键技术之一,而多元LDPC码作为一种具有逼近香农理论极限性能的信道编码方案,逐渐成为未来最具竞争力的信道编码方案之一,但其编译码
随着小型无人机功能越来越强大,“黑飞”“滥飞”现象层出不穷,因此无人机监管问题成为重中之重,而无人机目标检测就成了首要任务。雷达探测技术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方法,基于主动雷达的探测方式,设备成本较高,电磁污染严重,对于检测无人机等“低慢小”目标还有很多不足。为此本文提出了基于外辐射源雷达的小型无人机检测方法,重点研究了循环谱和深度学习网络来检测回波信号中无人机微动特征的性能。为了有效检测无人机目
人类的繁衍主要通过基因的复制和转录来进行,其中转录终止子序列和复制起点序列是管控其进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解决相关的序列预测问题,不仅可以优化基因组注释,还可以帮助治疗相关的基因型疾病,但是传统的生物学实验耗时久且准确率不稳定。因此本文基于生物序列的信息特征并结合机器学习分类模型对不同物种的DNA转录终止子序列以及复制起始位点序列展开了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如下:(1)终止子序列可以管控DNA转录的
在蓬勃发展的物联网时代,海量的通信设备、指数级增长的无线通信流量给整个无线网络带来了激增的能量消耗,造成了日趋严重的经济和环境问题。传统蜂窝网单凭无线信道技术和有限带宽扩展已无法满足现代通信流量的需求,如何高能效的管理无线通信网络,成为实现绿色通信的关键。因此,在无线异构网络中,通过能量捕获技术将可再生能源存储起来以供基站使用,从而成为实现基站节能的有效举措。绿色能源本身具有随机性和波动性,为保证
随着北斗三代卫星全面组网的建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的发展成为了广泛关注的焦点。然而,随着卫星数量的激增,卫星信号信道日趋拥挤,信号间的相互干扰成为抑制GNSS发展的主要因素,也成为了目前GNSS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对此,北斗三代信号采用二进制偏移载波(Binary Offset Carrier,BOC)体制作为新型卫星
毫米波技术能够利用未充分开发的毫米波频段来解决未来通信频谱资源不足的问题。大规模MIMO技术可以提供显著的阵列增益和高自由度空间,可以缓解毫米波巨大的空间路径损耗。将毫米波和大规模MIMO技术结合形成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能够大幅提升通信系统的信道容量。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庞大天线阵列将会带来巨大的硬件成本和功耗,利用混合预编码技术有望解决这个问题。多数混合预编码研究基于全连接结构和部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司法证据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呈现,电子证据的具体表现形式在司法工作的实际应用中也日益多样化,无论是使用频次还是使用的数量都在显著增长。各种电子化的证据虽然有着不同的形成方式,但都存在对技术依赖性强、容易被篡改等共性问题,越来越多的司法证据在电子化的同时也带来很多安全、信任等问题。在面对日益增长的电子数据存证需求,传统存证方式成本较高、效率低以及在司法实践中采信困难等问题也
无人机自组网克服了无人机之间的通信障碍,有效提高了无人机平台的效能,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有广泛的应用需求。路由协议是影响无人机自组网通信质量的关键所在,动态源路由(Dynamic Source Routing,DSR)协议具有较低的路由开销和较好的网络性能,广泛应用于网络资源有限的自组网场景。本文聚焦于无人机自组网DSR协议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了无人机自组网的网络特性,在介绍DSR协议算
超表面是为了解决一些传统光学器件难以解决的光学难题而设计的人工二维材料,它由一系列亚波长单元结构排列组合而成。通过改变单元结构的材料、形状、尺寸等参数,它可以表现出不同寻常的物理特性。利用这些非凡的特性,按需求对单元结构进行排列,就可以设计出能实现各种功能的超表面器件。各向异性的金属或电介质纳米砖可以被设计为半波片或偏振器,通过改变纳米砖长轴方向的取向角,可以实现对圆偏振光相位或线偏振光振幅的连续
为了在聚酰亚胺(PI)薄膜中构建理想的三维导热网络,突破其作为热管理材料的技术瓶颈。本文研究了导热的界面调控与导热填料的协同作用机理,并以此来增强PI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针对从球状(零维)、棒状(一维)、片层(二维)以及四针状(三维)的四种导热填料分别提出了双重协同、定向协同和多维协同的研究策略,其中通过硅烷偶联剂(KH550)对零维球形的氧化铝(Al2O3)和三维四针状的氧化锌(ZnO)导热填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