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比赛中,为了体现武术的实战特点,又能保证双方运动员的安全,遵守一定比赛规则的武术散打应运而生。1982年,第一部武术散打竞赛规则面世,为了使武术散打竞赛规则更加符合散打比赛的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对武术散打规则进行修改和完善,先后出现了1988年版、1990年版、1996年版、1998年版、2004年版、2011年试用版7个版本的散打竞赛规则。每次武术散打规则的修改都会对散打技术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研究武术散打竞赛规则对武术散打技术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分析传统武术竞赛规则与现代散打竞赛规则的异同点,结合武术散打竞赛规则中部分条款的修改,对竞赛规则中关于比赛场地、护具、得分部位、得分标准、下台、消极搂抱的规定和判罚进行纵向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武术散打竞赛规则的历次修改对散打技术的发展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引导散打遵循体育发展的规律,形成具有散打独特特征的技术体系。2采用无边绳的擂台作为比赛场地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更能凸显出武术散打的民族性、审美性,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擂台比赛形式的集中体现。今后比赛场地的改革应利用技术的发展为前捉,趋向于无边绳的圆形擂台。3每次散打竞赛规则的修改都会经历从适应——不适应——修改——再适应的循环往复的蝶旋武上升过程。敞打竞赛规则中关于场地、护具、得分标准、得分部位等方面的修改应遵循规则制定的“保证技术向高水平发展”的基本原则,保持散打规则的相对稳定性、前瞻性,这既是散打技术发展的需要,也是微打技术发展的结果。4目前散打比赛中双方搂抱次数过多的现象与、严重,缺乏技术风格独特的运动员,今后规则修改应加强对消极搂抱的判罚,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政策,适时的适当放开对膝法、肘法技术等方画的限制,维系散打技术体系中拳法、腿法、摔法各技术间的动态平衡,为培养技术全画,风格独特的进攻型运动员奠定基础。5散打技术风格逐步经历了技术粗糙的探索阶段、技法全面的快速发展阶段、技术风格全面发展的兴盛阶段。今后散打竞赛规则的修改心本着标准化、规范化的原则进行修订和完善,引导散打技术与武术传统技击技术的融合,以丰富和发展散打技术,逐步形成多种技术并存,具有立体攻防特点的散打技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