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协同的IT技能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研究

来源 :浙江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yyc4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辅助测试得到广泛的应用。如出国英语考试、从业人员职业资格鉴定考试、现代教育技术学课程考试、党校结业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等等,种类繁多,门类齐全。由于IT技能计算机辅助测试具有其特殊的优势,可以检测被测试人员技能的掌握程度,所以得到了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发展。信息技术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相关计算机课程考试、中小学信息技术等级考试、甚至东部发达地区信息技术高考都采用了基于计算机的测试(计算机辅助测试)。IT技能计算机辅助评价也称为IT技能自动阅卷,它作为计算机辅助测试的重要补充,受到广泛关注和研究。基于IT技能计算机辅助评价理论设计和开发的系统称为IT技能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或IT技能自动阅卷系统。IT技能测试的题型主要分为客观题和操作题,客观题包括选择题、判断题等题型,操作题包括文字录入、OFFICE办公文档(Word、Excel、PowerPoint)操作等。目前IT技能自动阅卷系统已经基本可以实现常见IT技能测试的评阅,如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浙江省计算机等级考试、浙江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考试。计算机辅助评价进行的效果,直接影响计算机辅助测评的价值和意义。本文总结了当前国内外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的优缺点,应用计算机辅助评价、教育评价、计算机科学等理论与实践。在已有单机版自动阅卷系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改进,设计并实现了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稳定的基于网络协同的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包括:(1)对计算机辅助评价、教育评价、计算机技术等理论进行分析与研究,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指导实践。(2)分析国内外对IT技能进行计算机辅助评价的主要方法,比较各个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并对现有的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进行改进和完善。其中主要的改进是对考生的考试信息的提取与分析以及评价结束后反馈信息的提取与分析。(3)对计算机辅助评价系统进行一定的创新实践,主要包括增强系统评阅的准确性、提高评阅的效率等。(4)按照教育评价的理论与实践,对评价结果进行有效的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
其他文献
本次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范围内课程改革的潮流,以全新的课程理念对传统的课程与教学发起了挑战。课堂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场所,教师作为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他们是否具备相应的
人际关系作为影响人类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人际环形量表(IPIP-IPC)由Patrick M.Markey编制,用于测量人际特质。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共调查了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