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知信行干预对体检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为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提供依据。方法:通过随机抽样方式,从唐山市人民医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体检的12个单位中,随机抽取了6个单位,将其中符合纳入研究标准的高血压患者227例作为研究对象,将研究对象按照工作单位距离医院的远近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距离医院近的119人纳入干预组,距离远的108人纳入对照组。组织成立干预小组,由研究者和1名健康管理师共同组成,按照干预措施统一进行培训。体检结束后均建立电子档案,对高血压患者的体检结果进行评估,依据评估结果向对照组的高血压患者实行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知信行理论对患者进行疾病知识、治疗的态度与信念、健康的行为方式三方面的干预,共干预6个月。干预前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评价量表、WHO/ISH心血管风险预测分层表、高血压患者行为依从性量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估。干预6个月后对两组患者再次进行评估。所有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结果:1符合本研究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共227例。干预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患者失访,完成研究共106例;干预组有1例失访,最终完成研究共118例;干预前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得分比较:干预后,干预组的高血压治疗态度与信念知识得分(73.60±1.29)明显高于对照组(51.80±0.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除持续治疗困扰顾虑维度得分外,其余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分层和评估指标比较:干预后,干预组发生心血管疾病低风险的人数由61.9%上升到73.7%;中度风险的人数由27.1%下降至20.3%;高度风险的人数由11.0%下降至5.9%。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干预组患者发生心血管风险的各评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高血压行为依从性比较:干预后,干预组患者高血压行为依从性的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知信行干预能够优化高血压患者治疗的态度与信念。2知信行干预能降低高血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3知信行干预能够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行为依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