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群体性事件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群体性事件的频繁发生,公众舆论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可以说,公众舆论是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催化剂”。因此,加强对群体性事件及其公众舆论方面的研究,对于不断完善我国政府危机管理体制,促进政府有效预防和应对各种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实现社会稳定和政治安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部分。在这一部分里,主要论述了本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的内容和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基本概念和基础理论。在这一部分里,主要对学术界关于“群体性事件”和“公众舆论”这两个概念的各种不同定义进行了梳理,并对这两个基本概念的特点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与本论文研究相关的理论进行了阐述。与本论文相关的理论主要有:社会冲突理论、危机管理理论、风险控制理论、政府治理理论。第三部分开始是正文部分,即对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舆论对政府的影响分析。在这一部分里,主要对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舆论对政府会造成的正面和负面两方面影响进行了论述。第四部分对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在应对公众舆论时存在问题分析。在这一部分里,主要对在群体性事件的萌芽期、形成期和爆发期、恢复期(愈合期)三个不同时期中政府在应对公众舆论时存在的问题分别进行论述。第五部分对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对公众舆论的应对策略分析。在这一部分里,将基于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舆论对政府的正负两方面影响、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应对公众舆论存在的问题,全面、系统地探索相关的政策措施,力图构建一套政府在群体性事件中应对公众舆论的有效机制和危机管理体系。最后是本文的结语部分。在本文的研究中,创新之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理论研究方面。本文突破了传统对群体性事件中有关方面的研究,专门从群体性事件中公众舆论这一方面着手来分析群体性事件对政府的影响及政府的应对策略。第二,在框架结构方面。本文的框架结构为“基础概念—问题分析—策略探讨”,理据充分,层层推进,对群体性事件中政府应对公众舆论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第三,研究内容方面。本文提出了公众舆论预警机制、政府与媒体的新型合作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