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课程背景下从哲学视野、方法论角度和具体操作层面来研究语文阅读技能的培养,走出学理上的困惑,教会阅读方法、培养阅读技能、研究阅读策略,是语文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很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从哲学层面看,语文阅读技能培养和阅读感悟体验是和谐统一的,科学阅读形成的阅读技能有利于感悟体验,深刻的体验感悟也必然有助于阅读技能水平的提高。语文阅读与哲学思想的联盟,有利于解决阅读技能培养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如在激烈的升学率攀比中,语文阅读技能培养陷入了机械训练的题海战术,忽略了对语文本质属性的完整把握,导致人文性的缺失。再如有人矫枉过正地回避“训练”,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阉割它的技能性。 语文阅读不仅要具备普通阅读技能,还要具备符合语文学科语言表述特点的、能够体验文本情感的专业阅读技能。普通阅读技能主要有:精读、评读、略读、浏览、默读、速读、问读、查读等。培养普通阅读技能可以采取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猜测阅读、比较阅读、对话阅读、整体阅读等策略。专业阅读技能通常有朗读、诵读、悟读、赏读、写读等。语文阅读通过语感的感知积累、情感的唤起体验、审美的意境赏析等策略来培养专业阅读技能。 语文阅读不能没有文体意识。文体不同,所用的阅读技能会有差异,阅读策略也会有相应的调整。考试作文“文体不限”,是说作文时有文体选择的自由,不用文章的体制格式僵化人的思路,并不是说要淡化文体意识。文体阅读技能的培养应该得到强化,要重视使用务实致用、悟意审美、想象创造等文体阅读策略。 洪编国标本教材从哲学视野、方法论层面、语文范畴角度较好地解决了语文阅读技能培养的方法问题。从文体角度看,单元选文不以文体为标准,以致文体阅读技能培养不很明晰。教材的完善应在保留现有特色的基础上强化文体阅读技能的培养。 语文阅读技能要放在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体系中评价,把握语境理解的整体性、阅读思维的创造性、阅读技法的选择性、搜集信息的重要性、阅读操作的主动性、有效阅读的快捷性等原则。语文阅读各种技能的评价,侧重点有所不同,可用积累、复述、概括、语感、赏析、评论等因素来评价。语文阅读应立足于人的终身发展,着眼于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灵活运用阅读策略,在大量阅读中培养语文阅读技能。只有超越印象阅读,科学阅读语文,才能使语文阅读呈现出人文性和工具性有机统一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