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聚合物共混改性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获取理想性能材料的方法,同时还能降低成本、提高材料加工性能。共混体系组分单体性能和体系的凝聚态结构共同决定了共混体系的最终使用性能。结晶性/结晶性共混体系由于能够形成更为丰富的凝聚态结构而获得更多样化的性能,近年来吸引了大量研究者的关注。聚合物共混体系大部分是热力学不相容或者部分相容的,在降温结晶时会发生两种相变:液液相分离与结晶。两种相变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共混体系最终的聚集态结构,进而影响到制品的使用性能。有关共混体系中相分离与结晶相互作用的研究依然处于探索阶段。聚丙烯(iPP)和聚丁烯-1(iPB-1)是应用非常广泛的聚烯烃材料,二者性能互补,通过共混技术可获取理想性能的材料。从基础研究角度出发,iPP和iPB-1化学结构类似且相对简单并具有一定的相容性,可作为结晶性/结晶性共混体系研究的模型体系。本论文系统地研究了聚丙烯/聚丁烯-1(iPP/iPB-1)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共混对组分结晶行为及凝聚态结构的影响、热处理过程中相分离和结晶之间的耦合竞争作用对体系相分离和组分结晶行为的影响。本论文主要结果和结论总结如下:1)利用显微镜研究了不同组分比共混样品在熔体时相态结构随时问的变化,结果显示体系发生相分离,并且相分离机理随组分比改变而变化,证实了iPP/iPB-1共混体系为具有最高临近温度(UCST)相图的特性。2)利用光学显微镜、DSC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技术研究了共混体系组分比对体系组分的晶体形态和结晶行为的影响。结果显示随在体系中含量增加,组分的晶体形态逐渐规整完善:iPP组分的加入能促进iPB-1结晶,iPB-1组分对iPP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由两方面因素决定:iPB-1作为高粘度溶剂的加入抑制iPP结晶:两组分相分离过程促进结晶。3)利用光学显微镜和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降温前熔体相态对体系相分离和iPP组分结晶的影响。’结果显示熔体相态对降温后体系相分离和结晶发生的相对速率有影响。体系熔体状态相容程度越高,相分离越容易发生。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当体系中相分离和结晶同时发生时,体系相分离对iPP组分结晶有促进作用,相分离越剧烈,促进作用越明显。4)设计两步结晶实验,首先iPP在不同温度下结晶,然后降温使iPB-1等温结晶,研究iPP结晶温度对iPB-1结晶动力学的影响。由于不同温度下体系相分离和iPP结晶的相对速率不同而导致体系相态结构不同,iPP的结晶温度越高,降温后iPB-1结晶动力学越快;iPP在中间温度区间结晶时,iPB-1出现快慢两种结晶模式。5)研究了热处理条件对iPB-1结晶晶型的影响。结果显示在特定条件下iPB-1能直接从熔体结晶生成晶型I’,而且随体系相容程度越高、iPB-1结晶温度越低,iPB-1晶型I’的相对含量越高,表明体系中相分离和结晶同时发生时,相分离可对结晶路径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