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微课以短、小、精、悍而著称,主题精简,传播快捷,使用灵活,具有较强的吸引力,顺应了现代人碎片化学习的需求,成为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在国外,以“可汗学院”、“TED”为代表,引领了世界微课建设的潮流;在国内,微课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开展。然而真正切合高职教育需要的微课资源还非常少,更有一些微课建设只是停留在参加比赛的意义上,很少应用于教学实践。本论文以《建设法规》课程为例,研究高职微课资源的开发与应用,以此推进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为高职院校微课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经验借鉴。研究发现:国内学界对微课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微资源构成”、“微教学活动”、“微课程”三个阶段。与国外相比,国内微课建设略晚了十年,且在内容上比较单一,配套资源的建设上有待完善,在教学应用上有待进一步拓展。对于高职院校而言,微课建设和应用具有切合学生特点,促进自主学习,满足移动学习,优化学习体验,展示教师风采等多方面的意义。本文认为: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课程理念,应该有自己独特的理论基础、基本原则,以及开发流程,这是高职《建设法规》微课资源开发必须注意的。具体来讲,要自觉以建构主义理论、掌握学习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注意理论等为基础;坚持主题明确突出、内容小而精当、形式丰富多样、结构开放完整的原则;遵循从前端分析、微课资源内容设计、微课资源类型确定及制作等基本流程。在微课资源的实际应用中,必须结合高职教育教学的目的,以促进学习为中心,以教学内容为主线,以提升学习能力为目的;主动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特点,实施任务驱动、结合翻转课堂、支持泛在学习、强化情感支持;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教学考核等方面做出系统的设计。从实际调查的情况来看,高职《建设法规》微课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获得了较好的认同度,教学效果良好,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参与各种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也存在诸多局限。需要进一步强化微课资源的知识聚合,提高微课制作的技术水平,推进微课资源的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