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策略(1921-1927)

来源 :华中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i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是代表工人阶级的政党,中共在建党之初就把领导工人运动作为其实现中国革命的主要途径之一,因此中共从建立之日起一直到1927年国民党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之前,领导广大的工人阶级掀起了中国革命的高潮。  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领导工人运动中采取了五种策略:第一种就是建立严密的工人组织来对工人阶级进行组织上的领导;第二种就是对广大的工人群众进行教育宣传,使工人更好的理解和学习马克思主义,以便更好的进行革命;第三种就是对于帮会问题的处理,中国共产党通过一系列的尝试,最终对帮会采取了既联合又斗争的策略来解决这一大问题;第四种就是在领导工人阶级进行革命的同时积极建立民主联合战线,以便最大限度的进行革命;第五种就是采取反抗帝国主义,联合苏俄的方针来领导工人阶级进行中国革命。  中国共产党早期在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所采取的这五种策略对中国共产党在之后领导的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甚至是建国后的政策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首先早期建立工会的经验对于之后的革命和现代我国建立新时代的工会组织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由于对工人阶级思想文化宣传的重视推动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所以在建国后中共仍然很重视这方面的教育,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素质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修养。其次,由于党在早期领导工人运动的过程中就积累了关于廉政建设的经验,所以对于我们现代的国家廉政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在帮会问题上通过早期的经验,使得建国初期就能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社会毒瘤;中共早期领导工人运动中积极建立民主联合战线,这种策略对于之后的革命和我国现在解决台湾问题都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对于早期对待外国的策略,对我国的外交政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其他文献
级配曲线是由富勒模型中最大粒径和形状系数两个参数来确定的,富勒模型能够很好地拟合使用性能良好的级配。级配曲线图是由形状系数和最大粒径组成的直角坐标系,它可以表示出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期,由于中共中央对国内外形势的错误判断,导致整风运动变成反右倾运动,阶级斗争扩大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国乡村社会的群众运动接连不断。1961年,河南信阳地区出
在唐五代宋初的中国西北社会,柴普遍适用于社会生活中。敦煌遗书中出现了柴、磨柴、茨柴、刺、白刺、刺柴、柽、柽刺、栓、枝、芦、茭、草、木等词汇。在西北出土文献中,“柴
革命可谓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最宏大的历史现象之一,而革命一语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有着明显的阶段划分,清王朝统治之前,由于统治阶级的统治合理性尚且存在,革命经常与大破坏、大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