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铸造车间循环风利用中有害气体积聚的净化机制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t7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循环风技术已解决了铸造行业废气中颗粒物的排放问题,无尘烟气的循环利用减少了环境空气使用量与粉尘排放量,但同时也带来了无尘烟气中NO和CO等有害气体的积聚问题,给环境和工人健康带来危害。本文针对铸造车间循环风利用中有害气体的积聚及净化机制进行研究,为进一步完善循环风利用技术提供理论依据。首先,采用CFD数值计算的方法研究了铸造车间内封闭控制间的有害气体扩散及积聚规律。在封闭间气流组织被优化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新风率和换气次数对封闭间的流场特性、有害气体的扩散和积聚规律的影响。结果显示,当净化除尘控制间换气次数为10次/h,新风率为20%时,控制间内上送测回的气流组织形式最佳,此时近地面处风速为0,避免了由于气流的卷吸作用反而使工作面污染物浓度变高,且能以最短距离、最小区域将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送至排风口;而当换气次数为40次/h,新风率为20%时,净化除尘控制间内有害气体积聚浓度得到了最好的控制,10次循环后NO浓度为2.14 mg/m~3,CO浓度为40.92 mg/m~3,仍远远超出了工作人员接触限值及循环限值,为了避免其对操作人员的健康威胁,需要对净化除尘控制间内NO及CO进行去除。进一步地,去除率为30%时,室内NO浓度在14次循环后维持在2.95 mg/m3,室内CO浓度在12次循环后维持在17.10 mg/m3,再次循环进入室内的浓度均满足了工人接触限值(10、30 mg/m3)及循环限值(3、9 mg/m3)。其次,采用共沉淀法制备了系列金属组分摩尔比不同的Cu-Mn-Ce-Ox多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得到了在低温高氧环境下仍具有良好CO-SCR性能的催化剂,并可应用于铸造车间封闭控制间的循环风系统。结果显示,当催化剂活性组分比例Cu:Mn:Ce=1:3:2时,温度为80℃,氧气含量16%时,NOx和CO去除率可以达到23%和32%,低温高氧条件下所制备的催化剂仍表现出一定的催化性能。同时,还分析了金属组分摩尔比例对催化剂CO-SCR活性和物理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Mn-Ce掺杂提高了催化剂比表面积及平均孔径,并且增加了金属氧化物表面的Cu+、Mn4+及表面化学吸附氧物种的数量,并且Cu2+/Cu+、Mn2+/Mn3+/Mn4+电子对之间的相互氧化还原反应提高了Cu1Mn3Ce2Ox催化剂的低温氧化还原能力。同时,CO氧化能力减弱、NO氧化能力增强,这可能是催化剂在环境中仍具有高NO去除率的原因。再次,在滤料纤维表面负载CO-SCR催化剂,使其具有颗粒物、NO和CO协同去除的功能。本研究优化催化滤料制备过程中的表面改性方式,利用盐酸对滤料的刻蚀作用和硅烷偶联剂与滤料之间的Si-O-Si作用键,在纤维表面接枝生成包覆层,将上述Cu-Mn-Ce-Ox多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和滤料能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红外(FTIR)、CO-SCR催化剂活性评价等对其结构和特性开展了深入研究。从SEM照片显示,Cu-Mn-Ce-Ox催化剂在滤料上分散均匀;FTIR结果表明偶联剂成功接枝到滤料上;催化滤料的XRD谱图表明多金属复合氧化物以无定形状态负载于滤料上。50℃~260℃范围内,制备的Cu-Mn-Ce-Ox/KH550/HCl@HSF催化滤料具有良好的NO、CO脱除效果。最后,采用CO-SCR和CO氧化催化反应动力学研究上述催化滤料反应过程中烟气浓度、风速和温度等变量对催化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得到铸造净化除尘控制间内低温(80℃)高氧(16%)的NO反应速率RN O=-200.65CC OCNO0.17,CO转化速率RCO=-1.03CC~1.O~4 C N~0.O~2 C O0.2~5,并求解了其表观活化能,CO-SCR和CO氧化反应活化能分别约为19.70 k J、16.40 k J,获得了评价催化滤料反应效率及发展潜力的关键指标。Cu-Mn-Ce-Ox/KH550/HCl@HSF催化滤料的开发与应用对铸造车间循环中粉尘、NO及CO的一体化脱除具有重要意义,为循环风技术的进一步优化及推广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桥梁施工过程中,盖梁抱箍法因其自身节省资源、施工操作方法简单、适应强性、外型美观等优势,被广泛应用在桥梁盖梁施工上。本文结合桥梁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对盖梁抱箍法的施工设计及检算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在桥梁工程建设中发挥作用。
期刊
背景:以往有研究表明了腰骶矢状面参数与腰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现象的相关性,但腰骶矢状面参数包括了腰椎前凸角、腰骶关节角、骶骨倾斜角等众多参数,且各参数对椎间盘重吸收的影响具有差异性;另外目前对具体某一节段椎间盘突出重吸收的研究尚少,测量数据也多从数字化X射线摄影或CT中获取,而从MRI中测量的腰骶矢状面参数与L5/S1椎间盘突出后发生重吸收的相关性报道则较少见。目的:观察L5/S1椎间盘突出重吸收后腰
期刊
为更好解决喷涂废气污染,积极开展环境治理研究,通过在大修车间内修建喷漆房,以改变大修喷涂无组织排放;以干式净化法吸附漆雾颗粒,通过催化脱附净化废气,完善喷涂净化系统,使有机废气浓度低于环保标准。
期刊
为解决我国钢桥面冷拌树脂铺装实践经验缺乏等问题,以文献查阅、交流问询和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式,对17座采用冷拌树脂铺装方案的钢桥进行了调研,对病害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冷拌树脂铺装方案服役状况总体良好,裂缝和车辙不容忽视,施工缝开裂在17座桥梁中占比超60%,纵向裂缝、车辙病害在10座RA+SMA桥梁中占比均超50%。此外,冷拌树脂铺装方案还存在鼓包、层间黏结抗剪性能不足、抗滑层耐磨性能不足、平
期刊
法理学是一门解释的艺术,用解释学的方法研究法理学有助于建立起更加科学的西方法理学学科体系。英国学者阿伦·布洛克将西方思想分为超自然的、科学的、人文主义的三种模式,对应而生的就是西方法理学的三种解释划分进路:超自然的解释、科学的解释和人文主义的解释。“法律与空间”研究是西方法理学的解释转向背景下兴起的法律运动,以法律地理学的叙事风格影响到我国法学界。法律地理学从法理视角为解决“大国法治”中的地域差距
期刊
搞清煤层瓦斯赋存规律是做好瓦斯灾害防治和生产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应用瓦斯地质的研究方法,结合四川省煤矿瓦斯地质图编制资料,探讨了四川省煤层瓦斯赋存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省煤层瓦斯赋存具有明显的分区性,晚二叠世煤层瓦斯赋存明显高于晚三叠世煤层;叙永-筠连叠加褶皱带和华蓥山滑脱褶皱带晚二叠世煤层长期处于强烈的构造挤压中,构造煤发育,加之煤变质程度高,瓦斯含量高,是全省突出矿井主要集中在该区域的根本
期刊
目的:探讨去整合素金属蛋白酶10 (ADAM10)在人动静脉内瘘(AVF)狭窄处血管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收集42例因AVF狭窄再次接受手术治疗的终末期肾病(ESRD)患者狭窄静脉血管组织(AVF组)及其首次手术的正常静脉血管组织(正常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2组患者静脉血管组织中ADAM10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
期刊
<正>古人对于写作,有"凤头、猪肚、豹尾"一说。所谓"凤头",就是文章的开头部分要小巧而美丽,既短小精悍,又富有美感。议论文打造"凤头",最常用的方法便是为文章寻找一个好的"由头",并通过对"由头"的分析与提炼,引出文章的中心议题或观点。"由头"的质量往往决定了文章观点的质量,进而决定了文章的质量。"由头"佳,引论和议论便会自然、新鲜、富有创意;"由头"差,引论和议论则会牵强、生硬,如隔靴搔痒。所
期刊
报纸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