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反应蛋白-1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小鼠视网膜中的表达及意义

来源 :中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zhaods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检测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nspondin-1 TSP-1)在氧诱导视网膜病变模型小鼠(OIR)视网膜中的表达,探讨其在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7日龄C57BL/6J新生小鼠40只,分为模型组(20只)及正常对照组(20只)。模型组小鼠通过高氧诱导的方法建立氧诱导视网膜病变(OIR)的模型。于小鼠出生后第7、9、11日时两组各随机抽取5只小鼠,取视网膜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TSP-1mRNA的表达水平;并于小鼠出生后第11日时两组随机取5只小鼠,运用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对视网膜新生血管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1)荧光造影视网膜铺片观察视网膜血管形态:出生后第11日时,正常组小鼠视网膜铺片显示视网膜血管分布呈均匀的网状结构,而模型组小鼠视盘周围可见大片无灌注区,视网膜大血管扩张,仅在周边见毛细血管分布,为典型的OIR病理Ⅰ期表现。(2) RT-PCR检测TSP-1mRNA的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TSP-1mRNA表达水平各时间点之间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TSP-1mRNA表达水平各时间点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7日,模型组与对照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TSP-1mRNA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出生后9日,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TSP-1mRNA表达水平下降(P<0.05);出生后11日模型组小鼠视网膜组织中TSP-1mRNA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且较9日时模型鼠下降。结论:在新生小鼠OIR模型视网膜血管生长发育抑制期,视网膜组织中TSP-1mRNA的表达逐渐下降,提示TSP-1可能作为负调节因子在早期即参与视网膜新生血管的形成过程。
其他文献
目的应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评价0.9%生理盐水、5%果糖、10%木糖醇、5%葡萄糖(I∶G=1∶3.3)四种静脉载体液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为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补液治
目的:探讨老年性癫痫的发作类型、发病原因、脑电图检查、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5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住院的92例老年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
目的:   检测X-连锁凋亡蛋白(XIAP)和第二线粒体衍生的胱天蛋白酶激活剂(Smac)在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及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二者在宫颈
背景及目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静脉溶栓或动脉血管机械开通术可以恢复脑血流,避免脑梗死形成,保留神经功能。但早期脑缺血再灌注后将引起一系列级联反应损伤脑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