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手机逐渐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普及,手机依赖也成为了很多人难以摆脱的问题。近年来,手机依赖问题的受害者在逐渐向年轻化方向发展,这引起了社会工作领域研究者们的关注,并做出了相关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停留在心理、医学和教育等领域,以行为治疗模式介入手机依赖行为问题的还比较少。本文通过行为治疗模式介入一名高中生的手机依赖行为问题的服务案例,来对行为治疗模式介入手机依赖行为问题的效果进行评估和思考。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采用访谈法和观察法来对案主的相关情况以及行为变化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同时使用手机依赖指数量表(MPAI)对案主的行为进行判断和评估。对于案主在手机依赖问题上的行为以及由此行为造成的负面影响,工作者在与案主共同商讨的基础上,决定在实务中采用行为治疗模式来进行从认知改变到行为改变的介入。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都具有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改善的能力的,因此案主在手机依赖行为上的认知行为问题都是可以通过社会活动得到缓解或解决的,工作者经过与案主的讨论,共同制定了手机使用自我控制表、心理暗示卡、手机使用时间自查表,并运用相对抑制法、正增强和负增强的技巧来减少和缓解案主对手机的依赖。本文通过对案主手机依赖行为问题的介入过程和效果进行评估与研究,得出本次研究结论:从理论上看,行为治疗模式对于高中生手机依赖问题的介入和干预是可行的,但从实务过程来看,行为治疗模式对于高中生手机依赖问题的介入还存在缺陷。因此,手机依赖问题的研究需要理论的建构和实践经验的丰富。同时,本文结合此次的个案服务经历对行为问题解决的模式化和泛化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