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中央提出了“两型社会”即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并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长期目标。“两型社会”的研究逐渐成为理论界的热点,也是学术界的焦点。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消费观问题的研究逐渐得到广泛关注,学者们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学术界对居民消费观大部分是从伦理道德、消费主义等角度进行研究,而在“两型社会”下的消费观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尝试从“两型社会”视角下,对我国居民消费观进行研究并提出建议。本文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简要介绍了论文选题的背景、写作目的、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论述思路和研究方法等。对“两型社会”和消费观的相关理论从理论基础、概念、类型、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归纳。由此得出,培育科学消费观对构建“两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两型社会”和消费观的相关理论。我国居民消费观是以马克思主义消费观和可持续消费观为理论基础。马克思反对抑制消费的禁欲主义和过度消费,支持适应生产力的适度消费,消费是基于人的需要,能够体现出人生价值和意义,如果过分追求消费将会导致人需求的异化。可持续消费观坚持以人为本,消费应该符合人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需求,人们的消费应该在促进社会经济文化健康持续发展的同时,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满足当代人消费的同时不危及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最终实现资源永续利用。同时我国居民现在也受到西方消费主义的影响,它提倡人们大力消费,这些消费已经超越了消费品的使用价值,人们消费的是被制造出来的欲望的满足,它是由资本逐利本性催生出的消费观。第三部分对我国居民消费观进行总体分类并分析消费观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将消费观主要分为:节俭型消费观、大众型消费观、攀比型消费观、消费主义消费观、发展型消费观。消费观中存在不利于构建“两型社会”的问题主要有:人们比较重视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消费;存在比较严重的攀比心理;存在消费主义倾向。同时对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以及外部表现进行分析总结。第四部分是在“两型社会”背景下,对培育科学消费观的障碍因素进行了研究。本文认为,影响我国居民科学消费观培育的因素既有传统节俭观念,也有传播媒体的影响,鼓励人们消费,通过塑造各种典型人物等途径来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观,同时人们也受到国外消费主义的影响,表现出享乐主义、消费主义的消费倾向。第五部分探讨培育科学消费观应该坚持的基本原则和采取的措施。针对上述因素,本文提出了培育科学消费观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原则,坚持消费与收入相协调原则。人们应该根据自己的收入水平和实际需要进行消费。政府应该加强学校教育,通过各种形式使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指引他们把自己的幸福感和科学消费观联系起来。政府应该加强对传播媒体的管理,增强人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政府还应该出台政策等措施来促进企业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