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第一章第一节中,简要介绍了溶胶-凝胶化学的发展过程,然后对溶胶-凝胶化学的基本原理作了简要介绍。详细介绍了溶胶-凝胶过程的五个主要步骤。重点介绍了影响溶胶-凝胶过程的因素及相应的表征手段。接着总结了溶胶-凝胶方法在金属氧化物陶瓷纤维制备方面的应用。在第二节中,介绍了以溶胶-凝胶法为理论基础的有序介孔材料的发现、合成背景、制备方法,影响孔径大小的五大因素;详细介绍了介孔材料的合成机理。还对本课题的设计过程进行了介绍,最后列举了本文获得的主要结果。
第二章,采用硫酸钛作为钛源,氧氯化锆作为锆源,四氯化锡作为锡源,利用不含有机成分的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ZrTiO4纤维,(Zr0.8Sn0.2)TiO4和(Zr0.6Sn0.4)TiO4纤维。
第三章,采用有机海岛纤维作模板,制备了直径在亚微米级的ZrTiO4纤维,中空纤维,螺旋带以及表面具有疏松结构的ZrTiO4纤维。
第四章,以β-环糊精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100的超分子自组装体作为结构导向剂,TEOS作为硅源,采用单相合成路线,通过水热重构制备了具有级次结构的二氧化硅微米管。
第五章,采用邻苯二酚作钛醇盐的稳定剂,溶胶-凝胶法结合电喷技术制备了BaTiO3纤维,纤维直径大约1-5μm,具有椭圆截面;纤维在1100℃烧结1h,可观察到一种壳-核结构,另外还观察到少量具有中空结构的BaTiO3纤维,对其结构的形成进行了推测。
最后一章的结束语中,在现有工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溶胶-凝胶工艺在制备功能陶瓷纤维方面的优缺点;展望了多级结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