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再分析资料月平均高度场谱结构的分析和比较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fc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针对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球函数分析的实际问题,分析比较了吴新元提出的数值积分公式与常用的梯形积分公式、辛卜生积分公式在标准化缔合勒让德函数P<,m><,m+2k>。模、交角计算中的误差。对m=0,1,吴新元数值积分公式的P<,m><,m+2k>模、交角计算精度明显高于常用的两种积分公式;对m≥2,吴新元数值积分公式的精度虽低于梯形积分公式,但其模、交角误差低于10<,-4>、2×10<-3>°。由于半球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球函数方差谱具有低维、低阶的基本特征,故用吴新元数值积分公式替代常用积分公式可明显提高月平均位势高度场球函数分析精度。利用该分析方法,对NCEP-DOE AMIP-Ⅱ和ERA-40的全球大气再分析月平均位势高度场资料的球函数谱的时空结构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 1)定长波H*构成以超长波(m、k=0~3)为主,其球函数谱结构高层较低层简单、南半球较北半球简单,冬季较夏季简单。 2)异常场集{H(t)}的谱结构南半球较北半球简单;北半球在冬夏较简单而春秋较复杂,南半球季节变化较北半球的平缓;在平流层以超长波(m、k=0~3)异常为主导,对流层超长波(m、k=0~3)和长波(m、k=4~6)异常并生,在大气下界和对流层顶短波(m、k=7~10)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3)N、E资料的定常波H*的谱结构在南半球700hPa及以下有明显差异,N资料的比北半球明显复杂,不符合结论1)给出的一般规律,而E资料则相差不大。究其原因是N资料较E资料少了一个对南极洲过低地面温度的修正,它还导致了南半球低层E资料的异常场集{H(t)}的谱结构较N资料简单。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吉林省2004年7月5目的一次降水过程的飞机观测资料,并结合天气图、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及地面雨滴谱等资料,综合分析了本次热带气旋影响下的降水云系的宏微观特征;并利用
本文是对大伙房水库流域内,1990-1996年的入库径流量、降雨量进行数据分析,预测大伙房水库入库径流量,采用线性相关将四季方程进行比较发现:夏季前期入库量因子贡献最小,冬季前期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高温天气频发,高温热害对水稻的影响日益突出。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水稻的主要产区之一,研究该地区的高温热害的发生规律为减轻热害威胁、减小经济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共104个气象站点1951年至2010年的气象资料,运用数理统计学与GIS技术分析了各地区高温热害发生的时空分布规律,构建高温事件概率模型模拟各地区高温天气的发生概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分别以
本文利用NCEP/NCAR提供的逐日、每6小时的气象要素场再分析资料,分析了1949年来最晚登陆我国的0428和7427两个冬季热带气旋个例的结构性质特点、影响热带气旋生成和发展的不同
实际估测的区域降水量不仅对进行洪水监测、发布洪水警报起指导作用,而且是各种水文和大气数值模式用到的重要的实测原始资料之一。目前地面雨量站测量的雨强和雨量因站网密度
学位
本文根据前人对中国小麦气候生态区划指标,以美国ESRI公司的ArcGIS 9.2为图像处理平台,对1981~2000年中国小麦进行了逐年气候生态区划。通过对此20年小麦平均气候生态区划和前人
提高数值预报模式的天气预报能力的主要方法之一是修正模式中资料误差,常规站点分布稀疏,观测时次有限,难以反映大气水汽的时空变化,因此,雷达、卫星等非常规资料作为常规资料的补
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近年来我国蝗虫无论在发生面积还是发生程度方面都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对我国蝗虫发生与气候背景条件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全国蝗虫发生与大气环流、海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