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宗岱、卞之琳作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诗坛的著名诗人,翻译家和评论家,是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他们以丰硕的创作实绩和坚实的理论建树,为当时甚至现在的诗学建构起到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尽管学术界对梁宗岱、卞之琳诗学理论著作给予了一定程度的关注,但对这两位的诗学理论进行系统比较研究的论述还非常罕见。事实上,在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艺术潮流中,他们的文化品格、诗学理想、学术选择等方面有相当多的差异,因此,去探讨他们的这种不同和产生不同的原因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本文共分四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了他们对中国古典诗学认识上的异同,本文认为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经历者,梁宗岱和卞之琳在接受新文化的同时并没有全盘否定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是根据现实的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化经典为现代诗学服务,另外由于两人早年人生经历和性格上的差异,在对中国古典文化的择取方面各有所倾,这样的不同选择也促成了他们在以后的文学发展中走向了不同的学术道路。第二章研究了他们对西方诗学资源的借鉴和创新,并通过这种宏观的、外在的研究,去把握梁宗岱、卞之琳的思想立场,诗学观念的形成。本文认为,由于他们在对西方诗学资源的借鉴中各自的理论来源和侧重点有所不同,从而造成了他们诗学理想和文化取向的不同。在此基础上,第三章对他们的诗学理论进行了微观的比较研究,在诗的形式以及诗的审美理想上研究了他们的相似点和不同之处。第四章,在中国新诗发展的历程中,梁宗岱和卞之琳都是西方象征主义的传播者,善于把握中西诗歌中的相同特质,因此,不能不论及他们为中国新诗发展做出的独特贡献。最后,通过这种比较研究,本文认为梁宗岱的诗论追求“真”,卞之琳的诗论追求理和智。他们的诗论分别代表了诗歌理论发展的不同方向,他们在诗歌发展中各司其职,只有把他们两人的诗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展示中国新诗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