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某社区伤害流行现状调查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tasdfg1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伤害是继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后的又一大公共卫生问题。然而对于伤害的严重性及预防与控制的迫切性普遍认识还是不够的。国内目前缺乏完整的伤害监测系统,缺乏可靠准确的伤害流行信息。我们通过以社区为基础的调查结合相对成熟的死亡监测系统,来了解伤害在社区的流行现况和人群的认知程度。目的1.了解社区伤害流行现况和特征;2.探索社区伤害可能的危险因素;3.了解社区人群关于伤害的认知情况。资料和方法1.以上海市某社区的全体居民为研究对象,被调查人员需在本街道至少居住一年以上。采用入户调查方法。入户调查问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社区伤害和暴力调查指南”以及“伤害外部原因国际分类”自行设计。一份是“家庭基础信息表”,一份是“伤害认知表”,一份是“伤害事件表”。调查人员询问调查对象过去一年之内的伤害发生情况。有效调查1984户家庭,共调查5437人。2.从“上海市全死因登记报告系统”,,提取社区全户籍人口2002年-2008年“死亡个案卡”426例。死亡原因编码标准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伤害事件所致死亡病例为死亡外因编码为V01-Y98的病例。结果1.入户调查结果显示社区伤害发生率为3.03%,女性的伤害发生率高于男性,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伤害发生率最高的年龄组为80及80岁以上人群,伤害的发生率为16.23%,伤害发生率最低的年龄组为30-39岁年龄组,伤害的发生率为0.32%。离婚和丧偶的人群的伤害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伤害随着文化程度的提高而下降。离退休人员的伤害发生率最高,为5.42%,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的伤害发生率最低为0.42%。从伤害意图来看,以非故意伤害为主。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休闲娱乐最多占27.65%,第二位是乘驾交通工具占18.82%,家务第三位。跌落是该社区的最主要伤害原因,占到总伤害例数的58.82%,第二大伤害原因是交通伤害,占20%。2.2008年该社区伤害死亡率为770.19/10万,是该社区的第五位死因。伤害的潜在寿命年数损失年数为570.00人年,占总YPLL的5.55%,伤害标化YPLL为401.72人年,减寿顺位为第三位。伤害死亡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同步上升。该社区的第一位伤害死亡原因是跌落,占伤害死亡人数的43.66%;第二位是交通事故,占伤害死亡人数的26.76%;第三位是故意伤害中的自杀,占到伤害死亡人数的12.44%。近十年来跌落死亡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交通事故和自杀的死亡呈现下降趋势。3.居民在伤害方面的认知情况,对不同的知识掌握程度不同。知晓率较低的项目体现在仅1.16%的居民知道交通事故的电话,对煤气灶超期使用所造成的的知晓率仅为25.66%。同时也存在行为错误率较高的方面,参与社区消防培训率为35.38%,处理火灾第一反应正确率为26.26%,处理油锅起火的做法正确率15.88%。结论1.社区伤害的高危人群为女性、老人。社区居民关于伤害的认知不全面,需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手段对社区居民开展伤害健康教育2.老年跌倒是该社区的首位伤害干预重点。干预的措施需从多方面开展,如坚持锻炼、合理用药、改善居家环境的安全性等。3.该社区伤害干预的第二重点是交通伤害。建议通过改造环境,采用被动干预的方式减少交通伤害的发生。4.建立完整的伤害监测网络,及时获取全面可靠的伤害发生信息。进行多学科交叉应用于伤害的研究和干预。争取政府的支持,建立多部门的综合管理。
其他文献
今年年初,出口市场步入“寒冬”,配套需求量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巨大冲击,使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九院红林厂脚轮公司遭受了重创。 $$   时至岁末,脚轮公司的
报纸
以ARM7系列的S3C44BOX微处理器和RTL8019AS网络接口芯片等构建嵌入式系统,移植uClinux,并在RH Linux 9.0和uClinux为ARM处理器提供的交叉开发工具下,完成基于TCP/IP协议的串口/以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体育教学要注重从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这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良好品格的塑造有重要意义。教师可通过创建小组学习、优化课堂流程、合理安排项目练习等方式强
描述了NetSolve系统的基本结构,及在此系统基础上发展出的网格系统GridSolve.重点讲述了在NetSolve代理中加入迁移者这个新的组件及适应性资源选择机制,讨论了怎样使用它来获
目的职业紧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国内外评价职业紧张的主要方法是使用心理学量表和问卷,而对职业紧张的客观评价指标研究较少。由于心理学工具的评价结果受主观因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