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RABV)感染引起的一种主要在犬科动物和野生动物中流行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在动物流行过程中可发生外溢,传播给人类和其他家畜,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传染病。全球每年狂犬病死亡人数约55000人,我国死亡人数居世界第二,每年2000-3000人,在我国甲乙类传染病中居前三位。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根本在于对传染源动物进行疫苗接种,免疫覆盖率是评价疫苗接种效果的重要指标。我国狂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家养犬、猫,针对不同的动物设计和研发的疫苗种类不同,包括灭活疫苗、活疫苗和重组口服疫苗。因此,评价疫苗效力的方法也不尽相同。另外,不同个体之间疫苗接种后机体应答反应的程度也不一致,故可以通过测定不同个体狂犬病中和抗体的水平,判断免疫持续时间的长短。本研究利用本实验室自行建立的荧光抗体病毒中和试验(FAVN),在狂犬病疫苗研制过程中的效力评价、动物种群狂犬病免疫监测以及海关出境动物的检疫等测定方面开展了应用研究。首先,使用实验室前期获得的抗狂犬病病毒核蛋白单克隆抗体,制备异硫氰酸荧光黄标记荧光抗体,利用狂犬病毒灭活疫苗免疫犬制备抗狂犬病毒血清,并以OIE标准品进行标定,参考OIE指定方法,确定中和试验程序,对52份样品血清进行测定,并与狂犬病参考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比较,以K ber法公式和Microsoft Excel软件为基础,设计了被测样品中抗体中和效价的计算方法。利用以上方法,在新研制的新型佐剂灭活狂犬病疫苗接种的小鼠和猫不同时间后,对其免疫效果和免疫持续期进行了评价,同时设置标准疫苗对照组,其中小鼠的14天血清测定结果用于疫苗效力的判定。结果显示,新型佐剂灭活疫苗效力可以达到3.0IU/mL以上;狂犬病灭活疫苗免疫猫后14内未见任何不良反应,14天时其诱导的中和抗体水平平均达16.04±4.29IU/mL,28天平均达37.13±6.12IU/mL,56天时为21.01±7.61IU/mL。180天时为6.71±3.44IU/mL,360天时为2.66±2.01IU/mL。这些抗体水平均可抵抗强毒攻击。其次,利用建立的FAVN法对2013年来自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犬、猫等动物的血清样品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我国农村不同地区狂犬病抗体阳性率即免疫覆盖率为0.98%~28.9%;北京、深圳等不同城市的狂犬病免疫覆盖率均在70%以上。测定结果为当地狂犬病预防及时提供了准确的免疫监测数据,为有效防疫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最后,本研究还对国内出国人员所携带的欲出境宠物的狂犬病抗体送检样品进行了检测检疫,由于宠物主人在送检前均给宠物注射了进口疫苗,因此狂犬病中和抗体水平均在保护临界值(0.5IU/mL)以上,阳性率100%,但结果未能发现进口疫苗和国产疫苗在免疫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表明这些犬没有感染和传播狂犬病的危险。以上结果表明,FAVN不仅可用于免疫动物抗体测定以及出境动物检疫的可靠方法,而且可用来进行疫苗效力的评价,拓展了其应用范围,是一种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抗体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