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急停跳投是进攻队员在行进间利用急停和快速起跳两个连续动作,以时间差摆脱防守者而达到投篮目的的一种跳投方法。这种方式比较好地利用了篮球运动的攻守规律,能充分体现运动员快速、灵活的特点。但是急停跳投又是是由许多单一动作组合在一起的技术动作。如何在激烈对抗的条件下,如何把这些单一的技术组合使用的更和谐、更具有连贯性,使研究该项技术变得困难。本文主要针对外线队员接球急停跳起投篮技术进行生物力学研究,对其动作的结构进行生物力学特征分析,试图通过运动生物力学方法获取数据,分析篮球队员中远距离急停跳投动作,来找出篮球队员在各阶段的运动生物力学特征。目的是为东北师范大学篮球专业运动员在训练中运用此项技术提供直观的参考数据,并为运动训练和教学提供参考。本文在实验前咨询了相关的篮球界专家和运动生物力学专家,确定了篮球运动员中远距离急停跳投采集参数。实验以东北师范大学篮球队4名后卫队员作为实验对象,采用了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和逻辑分析法为研究方法。经过对4名队员6人次中远距离急停跳投技术动作的拍摄采集,得到了初期的实验数据,后期经过APAS软件的处理再加工,得出了篮球运动员跳步急停跳投和跨步急停跳投技术动作的主要运动学参数,其中包括项时间、重心位置、速度和关节角度。从数据中发现跳步急停跳投在这四个方面均与跨步急停跳投不同,具体体现在:1.时间特征上,跳步接球急停跳投和跨步急停跳投在动作节奏和所用时间不同,跳步接球急停跳投所用时间小于跨步接球急停跳投,如果运动员想要尽快出手需要采用跳步急停跳投。2.运动员重心位置特征上:运动员的重心高度在动作过程中一直是变化的,表现身体重心在缓冲阶段处于最低点,腾空出手阶段处于最高点。其中跨步急停跳投的腾空出手高度高于跳步急停跳投,运动员如果想获取空间上的高度优势需要采用跨步急停跳投。3.速度特征上:跳步接球急停跳投和跨步接球急停跳投在缓冲和蹬地起跳过程中,重心垂直速度对运动员的起跳高度影响较为明显。4.关节角度特征上:缓冲阶段,两种急停跳投动作的关节角度在缓冲达到最小,蹬地起跳瞬间,运动员的髋、膝、踝角度均达到整个动作过程中的最大值,跨步急停跳投动作相对于跳步急停跳投缓冲和蹬伸动作更明显,更有利于运动员的获得较高的腾空高度。在腾空出手阶段,跳步接球急停跳投的的平均出手角度62.741o和62.84o,相差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