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据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我国乡村人口占53.4%,全国农村尚有贫困人口3597万人。利用ICT集聚优质资源发展农村成人教育,具有跨越式的意义。面对我国利用ICT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面临的诸如师资队伍信息素养低、国家政策制度缺失、运用ICT技术的畏难心理,以及使用ICT技术产生的效果差、统整差等难题,如何构建ICT应用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持体系的研究,就显得迫切而必须。但是,国内目前缺乏与此类问题直接相关的系统而较为深入的研究。因此,本文的创新性在于利用我国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现有的设备、远程教育工程平台,聚焦农村地区的成人教育,通过系统构架、组织队伍的搭建以资源整合的新途径建立资源新平台,针对如今农村成人教育地位弱化、成教资源短缺、学习者参与度不强、效果不明显、教学文化淡漠等现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构建起ICT应用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持体系及其条件保障。作者研究上述问题,在理论方面的价值是深化现代远程教育理论的应用,并深化相关成人教育教学、成人学习的理论;实践层面的指导意义是为农村地区政府相关部门成人教育的政策制定和系统规划提供参考,为ICT应用于成人教育提供实践的支持性策略。本文基于全面分析ICT应用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当前困境与难题,聚焦于ICT应用的支持体系的构建,即农村成人教育网络组织、ICT桥梁、农村成人学习及其资源新平台的建设,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及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揭示ICT应用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并从多视角多维度探讨ICT应用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持体系构建及其运行的条件保障。基于上述的考虑,笔者研究采取的技术路线是:首先,查阅资料文献,实地调查访谈,掌握数据;其次,以远程教育工程为载体,构建农村成人教育支持体系包含的要素,借助现有的平台工程,促进农村成人教育资源的整合,构建ICT应用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持体系。另外,通过对ICT应用于农村成人教育支持体系的需求分析,探讨ICT应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持体系的构建,即ICT应用于农村成人教育这一平台的搭建所需要的硬件和软件支持、教学服务支持、学习环境和组织支持,以及资源统整、后续的条件保障等诸多问题。本文的主要内容集中在以下方面:第一章,导论。概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思路与方法、研究内容以及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前期基础与不足,聚焦本文研究的重点问题。第二章,国内外ICT应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反思。通过梳理国外利用ICT开展农村成人教育的历史发展变迁,旨在把握ICT介入农村成人教育的发展特点和战略模式。在此基础上,揭示我国现有的ICT应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促成对我国ICT应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进一步理解与反思。第三章,ICT应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持体系建构。该部分回答什么样的支持体系,才能有利于解决我国农村成人教育开展中存在的优质资源利用问题。对ICT应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目标、内容、支持体系等核心要素进行界定,对当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审视,从建构该支持体系的理论基础和指导原则出发,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在现有的条件下构建农村成人教育资源新平台的若干内容。第四章,构建ICT应用于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持体系的条件保障。结合我国实际,重点探讨建构和发展ICT支持体系所必须的相关政策制度、经费资源、师资培育等条件保障措施及其实现条件。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ICT应用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的支持体系的构建,要借力于我国远程教育工程,构建农村成人教育网络组织、ICT桥梁和农村成人学习资源新平台,通过组织和平台的搭建提供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供给。此外还要对农村成人学习文化、组织管理等影响支持体系运行的隐形条件予以重视。尊重农村成人学习需求,重视和调动大众意志的参与与支持。笔者认为该论文的主要贡献是创新了我国成人教育管理和教学的组织模式,结合我国发展现状,构建了ICT应用于我国农村成人教育中的支持体系,并对体系运行的相关保障进行了统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