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安徽中南部地区居民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现况,探讨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的风险因素,指导本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方法:所有调查对象均需要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使用统一问卷进行调查,由调查员对调查对象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并填写调查结果。问卷的主要内容包括个人的基本情况、生活习惯、饮食嗜好习惯、家庭成员情况及其他相关情况。问卷调查结束后进行14C尿素呼气试验评价目前感染状态,分析检测结果,结合问卷调查对一些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以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否为阳性为自变量,各研究因素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分析,探讨该地区影响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1536人,其结果显示安徽中南部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为63.2%(970/1536),幽门螺杆菌感染与不同年龄(X2=70.886,P<0.001)、文化教育程度(X2=29.754,P<0.001)、睡眠质量(X2=136.339,P<0.001)、进食豆类及制品(X2=89.114,P<0.001)、进食瓜果蔬菜(X2=91.919,P<0.001)、饮酒频率(X2=266.436,P<0.001)、饮用浓茶(X2=86.956,P<0.001)、进食腌制食品(X2=215.677,P<0.001)等有相关性,在相关影响因素作用下幽门螺杆菌感染率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安徽中南部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人口学特征、个人生活习惯、个人饮食习惯有相关性。其中较高的文化教育、较好的睡眠质量、进食豆类及其制品、进食瓜果蔬菜、饮用浓茶等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保护性因素,而文化水平较低、睡眠差、饮酒及进食腌制食品是幽门螺杆菌的危险因素。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幽门螺杆菌知识的宣传,改正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和饮食嗜好习惯,以降低本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的感染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