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上世纪80-90年代和少量本世纪初野外调查获得的我国兴安落叶松地理分布数据、以及通过区域气候模式(RegCM3)模拟的气候数据拟合出的12个主要气候因子,利用最大熵(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的空间分析技术,模拟预估并分析了本世纪内A1B气候变化情景下兴安落叶松的气候适生性及其潜在地理分布的变化趋势。这对编制近期环境保育、区域生态规划和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与建议,并对制定中、长期生态规划给出了有益参考。在获得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兴安落叶松潜在地理分布的预估结果后,采用土地利用数据过滤了兴安落叶松不可能适生的土地类型,并根据IPCC关于评估“可能性”表述的划分标准划分出四个适生等级,进一步完善和精确了兴安落叶松的潜在适生区。研究的主要结果显示:(1)应用MAXENT模型模拟预测出的“当前”适生区分布与实地调查获得的分布基本一致,模型可用于研究兴安落叶松未来潜在分布与气候变化的关系。(2)MAXENT模型比较准确地捕捉到了影响兴安落叶松潜在分布的主导生物-气候因子,按照其对模拟的贡献率从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春季最高温度、全年平均温度、春季降水量和五月份降水量,其总累计贡献率超过96%。(3)气温的持续攀升和降水量的缓慢增加,将导致我国兴安落叶松原有的适生区大幅度减少,潜在适生区边界逐渐北移和稍微的东移,北界逐渐与境外的分布区分离;并围绕大兴安岭地区潜在适生中心区域收缩,形成孤立的小林区;而小兴安岭地区和长白山地区的潜在适生区也将逐渐缩小并在世纪末完全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