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罗地处朝鲜半岛西南部,古称海东。在地理上新罗与中国东面隔海相望,北面相邻,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唐朝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力量都达到了极为先进的水平,走在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周边国家纷纷前往,形成“万国衣冠朝长安”的盛况。向来号为“君子之国”的新罗,作为中国的近邻,自然也不例外,频繁的与唐朝进行各种文化交流活动,范围涉及到各个领域并深受唐朝文化影响,成为汉文化圈内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中韩两国的关系研究,两国学者都有涉及。研究角度或以文学或史学为视角,有从人的角度展开,也有从物的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主要从“书籍交流”的角度,在现有文献和前辈学者的基础上,以唐朝时期书籍流入新罗及对新罗的影响作为切入点,结合所掌握的史料,深入探究唐代与新罗书籍交流的历史背景、渠道、类型以及两国书籍交流发生的原因。并通过新罗对汉籍的吸收和利用,以及新罗汉文学创作情况,进一步阐明汉籍流入后对新罗社会各方面,尤其对新罗汉文学所产生的影响,以此构建全文。整篇文章共分为六个部分。其中,绪论为第一部分,正文由第二、三、四、五部分构成,第六部分为结语。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已有研究成果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唐罗书籍交流的历史背景,对唐朝和唐朝时期的新罗社会状况,如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方面予以分别阐述。第三部分论述了唐罗书籍交流发生的原因。唐罗书籍交流的外在条件主要是汉语教育的普及、发达的交通以及开放的外交政策。其内因主要围绕双方的需要进行分析,就唐朝而言是势力扩张的需要,对新罗而言则是国家发展的需要。第四部分探讨唐与新罗书籍交流的渠道和类型。唐与新罗书籍交流的渠道有官方和民间两种。唐与新罗书籍交流类型包括儒家的经史子集以及佛教、道教典籍。此外,对当前韩国对中国文献的保存情况进行简要阐述。第五部分从新罗对汉籍的接受和利用以及新罗汉文学的创作情况入手,分析唐与新罗书籍交流对新罗的影响。新罗对汉籍的接受和利用主要表现在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开科取士,以官制为中心展开制度研习,以及以文集为中心开展汉文写作等三个方面。新罗汉文学的创作情况则通过对新罗留唐学生和其他新罗文人的汉文作品进行归纳和解读,以此看出作品中包含的各种中华文化要素,从而反映了汉籍东传对新罗社会各方面,尤其对新罗汉文学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第六部分是结语,对本文研究进行全面总结,指出唐罗书籍交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