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鱼仔、稚鱼耳石微结构及标记研究

来源 :四川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juk3do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cus)是我国特有的珍稀鱼类,研究其耳石微结构特征将推动其早期生活史阶段的年龄生长、死亡率、补充量、种群识别等方面的研究。2003年从宜宾水陆生珍稀动物研究所采集了人工繁殖的胭脂鱼仔鱼,2004和2005年分别从四川省农科院水产研究所、重庆万州水产研究所采集人工繁殖的胭脂鱼受精卵,带回实验室孵化、饲养。本文研究了胭脂鱼仔、稚鱼的耳石微结构特征,确证了耳石日轮,探讨了营养条件、光照和温度对胭脂鱼耳石生长轮沉积的影响,并探索了对胭脂鱼仔鱼进行大规模标记的耳石标记方法。主要结果如下: 1.仔鱼的耳石上可观察到原基、中心核和生长轮等。耳石原基一般为1~2个,少数有3~4个;中心核一般为1个,少数具有双中心核。初孵仔鱼耳石形状不规则,待生长轮沉积开始后耳石变为圆形。随着仔鱼的发育,微耳石逐渐变形,在第24d观察到的耳石形状变为蚌状,耳石中心稍偏向一端;矢耳石的形状经历了从圆形到两端略突到梨形的变化,在第24d的时候两端略突,到第29d时候变为梨形。 2.刚出膜的胭脂鱼仔鱼耳石上未形成生长轮,出膜后第二天矢耳石和微耳石上均形成第一个轮纹,之后每天形成一个轮纹。生长轮数与日龄呈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矢耳石,N=-0.41219+0.967497D(r<2>=0.97929,n=312,P<0.001);微耳石,N=0.7471+0.85618D(r<2>=0.96951,n=311,P<0.001)。统计检验表明,回归斜率和1.0无显著差异(t-test,矢耳石,P=0.301449;微耳石,P=0.516926),可确认胭脂鱼耳石生长轮具有日沉积规律,为日轮。胭脂鱼仔鱼多数耳石上存在标记轮,均出现在内源营养期,但三批胭脂鱼仔鱼耳石标记轮位置略有差异,其中万州样本标记轮多出现在第3-5轮,四川省水产研究所样本多出现在第1-4轮,宜宾水陆生珍稀动物研究所样本多位于第1-2轮。 3.胭脂鱼仔、稚鱼耳石半径(R)与体长(L)成线性相关,相关方程为:矢耳石,R=-383.63+36.2746L,(r<2>=0.95755,n=65,P<0.001);微耳石R=-180.06+18.5987L,(r<2>=0.95661,n=65,P<0.001)。 4.营养条件可能影响胭脂鱼耳石的生长轮沉积。主要表现在:(1)当食物不足时,仔鱼体长同耳石半径之间的相关性降低;(2)在完全饥饿条件下生长的仔鱼,卵黄囊完全吸收后耳石日轮宽度变窄,在光学显微镜下检测到的日轮数小于生长天数;(3)投饵频率不影响耳石生长轮的沉积率。 5.水温对胭脂鱼仔、稚鱼耳石日轮有较大的影响,表现在:(1)昼夜温度波动影响日轮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在恒温条件下饲养仔鱼的耳石上几乎观察不到轮纹;当昼夜温差较小时,耳石轮纹清晰度和对比度都较低;饲养水温昼夜波动大时,耳石上沉积的生长轮清晰度和对比高。(2)温度周期影响耳石的生长轮数目,自然条件下,在一个24h的温度周期内形成一个轮纹,但当改变温度周期为12h、36h、48h时,相应地耳石在12h、36h、48h的时间内形成一个轮纹,而不再是每天形成一个轮纹,这点可用于对胭脂鱼耳石的热(3)耳石大小(R)与仔、稚鱼所经历的积温(T)呈正相关,相关方程为:矢耳石,R=-10.204+0.466384T,(r<2>=0.97903,n=64,P<0.001);微耳石:R=12.017+0.236536T,(r<2>=0.98048,n=63,P<0.001)。 6.光照周期的改变不影响胭脂鱼仔鱼耳石日轮的形成。 7.利用荧光物质对胭脂鱼仔鱼浸泡可在其耳石上形成荧光标记环,标记效果同荧光物质、浸泡浓度和鱼龄等因素相关。实验表明,利用150mg/L茜素络合物(Alizarin complexone,ALC)溶液浸泡胭脂鱼仔鱼2h以上均可取得很好的标记效果;当浸泡液浓度相同时,同龄不同个体之间标记环荧光反应强度差别不大,不同日龄阶段标记效果则相差很大,低龄个体标记环荧光反应较强。
其他文献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对遥感图像的分辨率要求越来越高,提高成像分辨率最直接的办法就是改进CCD探测器的尺寸,而改进CCD探测器尺寸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花费昂贵,在这种情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系统容量的需求日益增大,与此同时,为移动用户提供多种业务类型的服务也成为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对提供高速率、低
作为无损物质分析的重要手段,光谱分析已经广泛应用于遥感、勘探、生物检测等诸多领域。物质的发射与反射光谱特性可以解析其组成成分,然而通过光谱仪获取的光谱特征数据不仅
TD-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作为TD-SCDMA(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技术未来的演进方向。无论是在数据速率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