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氮共掺杂碳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超级电容性能研究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ender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级电容器是一种可快速充放电、高功率密度、长循环寿命、绿色环保的新型电化学能量存储设备。随着电子设备迅猛的发展及其对能源需求的增加,商品化超级电容器碳基电极材料质量比电容低、能量密度低,已无法满足当今便携式能量存储设备小型化、柔性可穿戴化和高能量密度的发展要求。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对碳基电极材料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可控制备,从而大幅度提升其质量比电容和能量密度,以满足其在下一代能量存储设备中的应用。鉴于此,本论文设计和制备了氟、氮共掺杂碳材料,由于氟、氮共掺杂能够显著提高和改善碳材料的比表面积、电子迁移速率、循环稳定性以及其与电解液离子的浸润性,从而获得了具有高质量比电容和高能量密度的新型氟、氮共掺杂碳电极材料。所取得的研究结果如下:(一)分别以氨基葡萄糖为碳源和氮源,聚偏二氟乙烯为碳源和氟源,利用共晶盐约束热解法制备了具有高堆积密度的氟、氮共掺杂碳纳米片材料(F/N-CNS)。共晶盐在高温热解过程中起到了碳前驱体良溶剂和造孔剂的作用,使得碳前驱体在高温热解过程中形成了多级孔结构。通过调控氟源和碳源的比例,系统研究了F/N-CNS形貌和C-F化学键种类的演变规律。其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F/N-CNS电极材料在1 M硫酸电解液中质量比电容高达266 F g-1,体积比容量高达255 F cm-3,在10 A g-1大电流密度下经20000圈充放电循环后仍能具有接近100%的电容保持率。(二)以真空抽滤获得的细菌纤维素柔性膜为碳源,将其与氟化铵粉末一同高温热解,制备了氟、氮共掺杂的细菌纤维素衍生碳纳米纤维材料(F/N-CNF)。氟化铵在高温热解过程中可缓慢释放氟化氢气体和氨气,在加盖的石墨坩埚中形成氟化氢和氨气混合氛围,实现了对细菌纤维素柔性膜的化学致孔和氟、氮共掺杂。通过调控细菌纤维素与氟化铵的投料比,探究了细菌纤维素柔性膜形貌和C-F化学键种类的演变。F/N-CNF保留了细菌纤维素柔性膜一定程度的力学性能,并对其进行了一系列电化学储能性能测试。F/N-CNF电极材料在1 M硫酸电解液中在1 A g-1电流密度下质量比电容高达350 F g-1,在10 A g-1大电流密度下其倍率性能保持85%,经20000圈充放电循环后其容量保持率为100%。该F/N-CNF电极材料保留了细菌纤维素膜良好的柔性,在弯曲135°时仍能保持其初始比电容值。本论文证明了氟、氮共掺杂对提高碳电极材料的比电容值和循环稳定性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选用两种不同的氟源实现了环境友好碳源材料的高温热解碳化和氟、氮共掺杂,获得了具有高比电容和长循环寿命的新型氟、氮共掺杂碳材料。
其他文献
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在石油、煤炭、矿产地震勘探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由正演和反演两个重要部分组成。正演是反演的基础,如何提升正演的计算精度以及效率是解决地震走时层析成像问题的首要任务和关键所在。由于地震波场的波前曲率在近源点处较大,求解程函方程的过程中会产生震源奇异性问题。而源点产生的误差将会随着计算的进行,从源点处扩展到整个模型计算域,致使地震波走时的计算精度受到较大地影响。为了得到更为精确的走时计
根据澳门的工程实践,对高层建筑燃气供应系统的设计建造准则进行了分析。燃气立管安装在专用管井内,用户燃气表集中安装在住宅楼层的燃气表房内,用户调压器置于燃气表前,将输送压
经济活动中.以信息通信技术为基础的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不仅大大降低了经济活动的成本、有效的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直接创造了价值,而且,信息技术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使传统产业获得
大型园区,一般是指根据项目所在城市的规划,以某一优势产业为主导,适当集中布局,促进产业升级和城市化进程的产业园区。大型园区开发项目产生了许多拆迁安置社区,迫使大量的原住民集中安置在城市社区中。然而,拆迁安置社区原住民虽然在空间上属于城市,但在人口行为和思想层面无法融入城市社区,处于半城市化状态。这些园区开发安置型社区原住民的人口行为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迁,影响因素有哪些,最终如何帮助其更好地融入城市
本文以云南省怒江州松坡大桥为依托,对山区悬索桥采用岩锚锚碇体系的可行性展开了研究。分别采用理论计算及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在静力条件下岩锚单锚的受力特性、岩锚边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