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纬平针织物在湿加工工艺中易产生褶皱,这不仅与棉纤维的自身结构有关,还与加工工艺条件有关,本论文主要研究棉纬平针织物褶皱变形及其机理。本课题从研究棉纱线在不同的溶液,不同的溶胀条件下的溶胀性能入手,首先分析棉纱线溶胀过程力学模型,建立了合理的棉纱线溶胀动力学方程,并以此方程为基础,进行棉纱线溶胀性能的分析,得出渗透剂JFC浓度为2.5g/L,棉纱线获得较高的平衡溶胀率。棉纱线在NaOH溶液中进行溶胀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纱线平衡溶胀率增加,溶胀速率增大,当溶液浓度超过8%时,其溶胀性能显著提高;棉纱线在浓度一定的NaOH溶液中溶胀时,升高溶液温度,在溶液中添加电解质NaCl,增大棉纱线所受拉力,会使得棉纱线平衡溶胀率降低,溶液中加入渗透剂JFC有助于提高棉纱线溶胀率。在研究棉纱线的溶胀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溶胀条件对棉纬平针织物褶皱的影响,提出棉纬平针织物褶皱机理,并通过实验验证该机理,棉纱线溶胀引起织物内应力变化不匀,使得织物密度不匀,布面出现细小的褶皱。织物在JFC溶液溶胀时,由于渗透溶液浓度主要影响棉纱线溶胀速率,溶液温度主要影响其平衡溶胀率,适当升高溶液温度,降低溶液浓度,使得织物收缩率增大,尺寸稳定性得到提高,布面无褶皱。织物在NaOH溶液溶胀时,随溶液浓度增大,织物尺寸收缩率逐渐增大,织物在NaOH浓度为18%的溶液中溶胀40-50min时,织物获得良好的尺寸稳定性,织物布面不会产生褶皱。通过研究棉纬平针织物在不同的条件下溶胀后,织物不同部位尺寸收缩变化以及布面褶皱情况,得出“汗布褶”产生的原因:湿加工工艺中,密度较为稀松的棉纬平针织物,在无序外力作用下,纤维吸水溶胀,织物的不均匀收缩,组织结构发生了变化,布面产生了褶皱。并依据上述研究结果提出解决“汗布褶”的方法,使得织物经过充分的自由溶胀,尺寸收缩均匀致密,在后续加工中不会产生褶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