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诚信是会计对社会的一种基本承诺,即客观公允地反映企业的经济活动,并忠实地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服务。一个国家的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这就使得会计诚信变得更加为社会所重视。会计人员在工作中提高诚信度,是会计发展的根本,也是会计执业机构和会计人员安身立命之本。但是,近年来,会计诚信问题引起人们(包括会计执业人员和非会计执业人员)广泛的、高度的重视的并不是会计的“诚信”,而恰恰是当前会计中出现的“不诚信”所引发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从中国的琼民源舞弊案到美国的安然(Enron)公司等一大批巨星的坠落,反映了会计诚信缺失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的难题”。论文运用博弈理论中的经典模型——“囚徒困境”模型、博弈方阵和博弈树等工具来分析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根源。同时引入数学分析的方法对博弈的结果进行了计算与分析。论文研究的重点内容包括:(1)从九个方面对会计诚信缺失理论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综述,从而证明了会计行业面临着诚信危机的严峻挑战;(2)从人们对会计诚信概念的不同诠释及人们对会计诚信概念认识上的几大误区入手,对会计诚信的概念进行明确归纳;(3)建立了博弈模型,从会计信息博弈主体之间的博弈、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博弈、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博弈、会计监管体系的博弈、委托——代理关系的博弈和道德风险博弈、一次性博弈、有限次博弈和重复博弈六个角度对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4)根据前面对我国会计诚信缺失原因的分析,溯源追根,详细介绍了治理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措施。在论文的最后得出结论:在“个体行为理性”假设下,无论那一方博弈主体都是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在假设没有外部监督和惩罚,一次性或有限次博弈的情况下,会计诚信的缺失不可避免。只有经过无限次重复博弈,达到个体理性和集体理性之间的均衡,才能达到帕累托最优,会计诚信才可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