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实验通过检测母体血清中可溶性内皮糖蛋白(s Eng)和胎盘中基质金属蛋白酶-14(MMP-14)、内皮糖蛋白(Eng)的表达水平,探讨子痫前期患者MMP-14、Eng和s Eng的表达,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研究关键调节因子MMP-14与母婴结局的关系,以期为临床预测和诊疗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我院住院分娩的孕产妇共64例,其中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20例为研究组(A组),晚发型子痫前期24例为研究组(B组),以同期择期行剖宫产的正常妊娠晚期产妇20例为对照组(C组),研究子痫前期患者MMP-14、Eng和s Eng的表达,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性。为了进一步分析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三者的关系,根据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将早发型子痫前期分为四组,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在<28周(I组)、28-30周(不包括30周,II组)、30-32周(不包括32周III组)的各有4例,32-34周(不包括34周,IV组)的有8例。采用免疫组化法半定量检测胎盘中MMP-14和Eng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中s Eng的表达情况。采用spss23.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One-way NAOVA分析对多组进行比较,采用SNK-q检验法对组间进一步进行两两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两个变量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正常组和子痫前期组胎盘中MMP-14和Eng均有表达,但MMP-14和Eng在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均高表达,并且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晚发型(P<0.05)。2.s Eng在正常组和研究组中均有表达,但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高表达,并且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中的表达高于晚发型(P<0.05)。3.在早发型及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中MMP-14与Eng、s Eng均呈正相关(P<0.05)。4.早发型子痫前期中,发病孕周不同,MMP-14、Eng和s Eng的表达不同,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四组间两两比较之后,Ⅱ组与Ⅲ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5.子痫前期组新生儿体重较轻,术后住院时间较长,且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比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新生儿体重更轻,术后住院时间更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D-二聚体的表达在三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性(P>0.05)。早发型子痫前期组MMP-14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与术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1.正常孕妇和子痫前期患者胎盘中MMP-14、Eng和血清中s Eng均有表达,说明三者均是妊娠过程中重要的因子。2.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患者中MMP-14、Eng和s Eng表达水平均较晚发型子痫前期组和正常组高,表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病较早,病情较重,表达较高。3.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组中MMP-14和Eng之间、MMP-14和s Eng之间的表达均存在正相关性,MMP-14可调节s Eng的释放,三者共同参与子痫前期的病理生理过程。4.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MMP-14、Eng和s Eng表达水平均较高,且发病孕周越早,胎盘中MMP-14、Eng的水平与血清中s Eng的水平越高,但Ⅱ组与Ⅲ组之间三者的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即发病孕周在28-32周之间时三者的表达水平虽有增长但无统计学差异,说明28周和32周是治疗该病的关键节点。5.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母婴结局较差,早发型子痫前期组比晚发型子痫前期组新生儿体重更轻,术后住院时间更长,且MMP-14与新生儿体重呈负相关,与D-二聚体和术后住院天数呈正相关,MMP-14可能是改善母婴结局的关键调节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