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陕西重楼的化学成分,从而明晰其抗肿瘤活性物质基础及其构效关系,为陕西重楼的质量控制及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方法:本课题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多学科的研究技术和研究方法,对陕西重楼药材进行有效成分的提取,然后将重楼提取物用石油醚、乙酸乙酯、水饱和正丁醇依次进行萃取后采用硅胶柱层析、大孔树脂柱层析、ODS反相硅胶柱色谱、Sephadex G色谱、制备薄层色谱(PTLC)等分离手段,对陕西重楼各萃取部位进行了系统的分离,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运用各种理化鉴别及 EI-MS、1H-NMR、13C-NMR、DEPT(135°)等光谱技术鉴定分离得到的化合物,然后以人肝癌SMMC-772l瘤株为研究对象,采用MTT实验法对分离成分的抗肿瘤活性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从中共分离得到4个单体化合物,通过EI-MS、1H-NMR、13C-NMR、DEPT(135°)等波谱解析鉴定其结构分别为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BM61(1)]、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BM26(2)]、β-谷甾醇(3)、β-蜕皮激素(4),其中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BM61(1)]、β-谷甾醇(3)、β-蜕皮激素(4)三种化合物为首次从陕西重楼中分离纯化得到。其中偏诺皂苷元-3-O-α-L-吡喃鼠李糖基(1→4)-[α-L-吡喃鼠李糖基(1→2)]-β-D-吡喃葡萄糖苷[BM61(1)]对人肝癌 SMMC-772l瘤株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豆甾醇-3-O-β-D-吡喃葡萄糖苷[BM26(2)]、β-谷甾醇(3)、β-蜕皮激素(4)对肿瘤细胞没有抑制作用。 结论:目前国内学者对重楼的研究较多,但分散于不同的种属,研究深度及系统性不足。陕西重楼化学成分极其药效方面研究文献较少,尚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本课题针对陕西重楼分离所得化合物进行抗肿瘤生物活性测试,结合药效学验证了陕西重楼抗肿瘤的活性部位。为进一步开发利用该植物提供了依据,也为开发利用陕西药用资源提供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