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资源观的机场企业成长路径研究——以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成长历程为例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3年开始,中国民航对各机场进行了属地化改革,机场的所有权、经营权和管理权都移交给了各级地方政府,随着时间的流逝,各地机场企业的发展呈现了较大的差异,有的获得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有的却举步维艰,甚至成为了政府巨大的财政包袱。当机场企业面对这样一个既拥有大量资源、又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既拥有一定的垄断性、又面临改革竞争,既肩负着巨大社会责任、又需要持续提升经营业绩的状况时,必须要思考和实践如何通过改革创新和经营开拓实现企业的全面成长。  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为机场企业的成长提供一条可供借鉴的路径,并对每个阶段的发展模式进行完整的分析。由于机场行业的垄断性、资源性的特点,以及企业的国有属性和改革推进深入程度的差异等方面,本文构建了一个由“资源基础”、“经济动力”和“经营重点”三个方面构成的分析架构,以企业成长的理论为导向,以资源基础观和经济规律为分析的视角,以经营措施为着力点,提供一个综合理论和实务的案例分析与理论解释。机场企业发展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相对成型的发展模式,成长阶段的跃升实质上也是发展模式的改进与变革。  本文选取了厦门国际航空港集团的发展过程进行全景式、长跨度、深入的记述、总结与分析,该集团是国内第一家下方地方经营的试点,它的成长过程是中国民用机场由事业单位向企业转变的过程,是机场企业由传统注重安全、服务、运行管理向市场体制下经营与管理并重的改革过程,是机场企业由资源依赖型成长向能力依靠型成长转变的过程,通过对该集团成长路径的分析,可以为国内机场企业推动自身成长提供现实参考的例证。  通过研究,本文最终得到结论认为:资源观的分析范式是研究机场企业成长的更为切合的分析方法;流量资源、专营权资源、内部市场资源和综合品牌资源是机场企业成长过程中必须始终关注和着力开发利用的资源基础;机场企业应根据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利用规模经济、成长经济和多元化经济推进企业循序成长。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对机场经营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其他文献
目前,企业环境绩效评价处于发展阶段,对于环境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尚缺乏统一标准,国外和国内相关研究存在着指标相对集中导致在不同行业应用不具代表性,指标的可操作性较差,环境绩效指标和经济绩效指标未能统一,指标体系缺乏系统性和严谨性等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环境绩效评价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然后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经济外部性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和组织平衡理论,结合我国企业环境管理的实际情况,同时考虑
电子皮带秤在工业生产中承担着的重要地位,主要用来运输称量物料,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数据质量参差不齐.因此检验人员要科学合理地选择检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摘 要] 在高职体育院校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着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水平。从课程思政的教学视角出发,充分挖掘德育教学内容,开展德育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水平;通过对“课程思政”视角教学的阐述,阐明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运用“课程思政”的教学优势,并提出“课程思政”视角下促进高职体育教学发展的教学思路,以提高高职体育教学质量。  [关 键 词] 课程思政;体育教学;思政教育  [中图
新时期企业政工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环境发生了变化,对政工人员思想政治作风建设提出更高要求.政工人员要基于思想政治作风建设在提高政工人员先进性、现代企业向心力,助力企业
强生“甲醛门”、三鹿奶粉等一系列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我们这才开始关注企业社会责任,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然而,目前我国充分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还不是很多。
陶金瓷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