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曲班抑制兔颈总静脉移植术后再狭窄作用的研究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anguiqq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探讨家兔颈总静脉移植至颈总动脉后随时间变化的再狭窄程度,以及阿加曲班预防静脉移植后血管再狭窄的效果和对静脉桥组织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表达含量的影响,初步明确阿加曲班预防静脉移植后血管再狭窄的作用机制及效果。研究方法:将3月龄20只家兔体重为2.5kg-3.0kg,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B、C、D四组,每组5只,每组动物在戊巴比妥钠麻醉下行自体同侧颈总静脉移植至颈总动脉制作动物实验模型,造模成功后A、B两组给予同剂量注射生理盐水,C、D两组动物均于术后第2天起每天连续静脉注射阿加曲班(0.667ml/kg/d);分别于术后第14天处死A组和C组所有动物、第28天处死B组和D组所有动物,切取移植静脉桥,行组织切片若干,HE染色后应用计算机图象分析系统(IPP)测量术后14天、28天移植静脉内膜厚度、中膜厚度。免疫组化测定移植静脉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表达,用IPP软件测定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指数(Positive Index,PI)。用SPSS13.0统计软件比较各组间移植静脉内膜、中膜厚度和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含量PI值进行统计分析,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果:A、B两组血管内膜、中膜厚度明显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动物血管内膜、中膜厚度较A组动物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动物血管内膜、中膜厚度较D组动物略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静脉桥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免疫组化测定PI值明显高于C、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B组静脉桥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免疫组化测定PI值明显较A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动物静脉桥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含量免疫组化测定PI值较D组动物略增加,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C两组比较,A组血管内膜、中膜厚度、内膜PCNA PI值较C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B、D两组比较,B组血管内膜、中膜厚度、内膜增殖细胞核抗原PI值较D组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1.建立颈总静脉移植至颈总动脉能成功造成静脉移植后血管再狭窄的动物模型,静脉移植后,随着时间推移,移植后再狭窄的程度越严重。2.应用阿加曲班能早期延缓静脉移植后血管再狭窄的发展,使用超过一定时间后再延长治疗时间并不能进一步提高疗效。3.阿加曲班能抑制移植后静脉桥血管内PCNA的表达,可能是其延缓静脉移植后血管再狭窄的发展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以股骨干骨折的接骨板内固定方式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一个综合性的生物力学实验。在传统静态应变仪采集应变片数据的基础上,结合三维数字散斑动态应变测量系统分析接骨板固定骨
目的:当今社会,人们日常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结构发生改变,冠心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作为冠心病治疗手段之一目前已被广泛采用。目前多以左乳内动脉及大
目的:肝硬化合并有门静脉系统高压的患者,在行脾脏切除手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是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同时给将来可能需要的肝脏移植带来困难。本文回顾性分析解剖性脾脏切除手
[目的]观察丹参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中丙二醛(MDA)、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瘦素(Lep- tin)的调节作用。[方法]59只大鼠随机分为5组,第1组为正常
<正>在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前,中国人民由于长期遭受近代世界列强的侵略和凌辱,倍感近代资本主义强权的无可阻挡,再加上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广泛传播,优胜劣汰观念的深入人心,
目的:分析探讨Standfod B型主动脉夹层不同时期腔内修复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研究B型主动脉夹层最佳的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我院行腔内修复术治疗
在并网电压不平衡或补偿无功电流不平衡的工况下,需采用控制策略以保证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COM)各个链节单元的直流电压基本恒定。常用的方法是将三角形接线的STATCOM叠
本文首先介绍了当前我国公路隧道施工粉尘危害的现状,然后针对当前抑尘剂的优缺点,对抑尘剂的研究现状及分类进行了综述。
本文针对我国高速公路测量控制网在建立过程中,面临有限的高等级的平面及高程已知点的实际情况,通过采用联测高级控制点从而逐级建立基础平面控制网及高程网,在高程测量中采用不
第一部分 日本大耳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鉴定及诱导分化目的:体外分离、培养、鉴定兔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选择增殖分化能力最佳的MSCs作为移植实验用MS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