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注重整体把握和熏陶感染;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素养。此可见,语文课程的重点应为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并重视语言文字在实践中的运用,从而让学生领悟文化的内涵和语文应用之规律。由此可知,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是举足轻重的。群文阅读教学是在近几年中迅速发展兴起的新兴阅读教学形式。群文阅读教学通过围绕议题,组合多个文本,在教学中实现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有效引导师生将教学活动变为一种发现、质疑与探索的过程,继而语文课堂也变成师生、生生之间互动、交流与分享的课堂。群文阅读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于促使学生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实,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文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群文阅读教学不仅能够有效弥补传统阅读教学中存在的些许不足之处,更丰富发展了语文阅读教学模式的多元化,为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与实施,指向多种发展方向,益于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深化。为此,探讨与研究“群文阅读教学”,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文本分析法,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及实践层面进行探索与分析。通过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比较全面、系统、完整的论述,为日后研究探索群文阅读教学的研究人员或教师提供一定意义上的参考,以期能在语文新课程改革进程中发挥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也让笔者在这次的研究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自己学习教学理论的兴趣和水平,为未来的教师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本文共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章是对“群文阅读教学”进行的概述,主要包括群文阅读教学的概念界定、历史溯源、特点和价值、以及理论基础四方面。其中,概念界定部分是针对群文阅读及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群文阅读教学历史溯源的部分,则从日本佐藤学教授的“群书阅读”出发,直到现如今国内群文阅读教学的主要情况,所进行的概述;群文阅读教学的特点主要有其:开放性、主体性、结构性、交互性和探究性,群文阅读教学实践的价值主要是针对学生和教师提出的;最后,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基础主要为“建构主义”、文本的“召唤结构”、“社会互动”以及“学习共同体”理论作为理论的来源。第二章作为本文的重点章节,笔者对群文阅读教学的组成部分与组织形式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组成部分有:确定议题、选择文本和设计问题;而群文阅读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内、课外、课内外结合多篇文本的形式组织的。这为有效了解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框架提供坚实的基础。第三章则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以了解现阶段小学一线语文教师对群文阅读教学的认识及实践情况;同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总结出群文阅读教学实施过程中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认识浅显、目标失准、主体缺位与读写失衡;另外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从教师、学校及社会三方面做出归因分析。第四章是针对第三章所呈现出的问题,通过对大量教学课例及文本资料进行细致整理分析,相应地对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活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参考的实施建议:转变观念,深化知识,让理念入人心;定位精准,聚焦特点,让目标更贴切;彰显主体,稳固过程,让学生真阅读;读写结合,以读促写,让教学展功效。从而,以期为一线语文教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教学提供一定程度上地帮助。在语文课程改革之中,群文阅读作为新的教学尝试,定会存在诸多不足,无论是理论基础亦或实践探索方面。为此,笔者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群文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研究,以期对其梳理总结,为日后的研究人员及一线语文教师提供理论与实践层面的借鉴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