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胰腺癌恶性程度高,手术切除率低。胰腺癌患者手术切除后生存时间短,预后差。数十年来,疗效无显著改善。近年来胰腺癌手术以外的辅助治疗手段有所发展。吉西他滨化疗是胰腺癌辅助治疗中一线药物,但是吉西他滨改善胰腺癌患者预后的能力有限,目前治疗效果不佳。吉西他滨疗效不佳的原因归咎于胰腺癌细胞的耐药特性。胰腺癌细胞的吉西他滨耐药机制复杂,已经证实有多种耐药基因及信号通路与其相关。但是以这些耐药相关基因、信号通路为靶点设计的新药绝大多数效果不良。因此,需要探讨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耐药的新机制,以寻找到合适的新靶点。Vasohibin-2 (Vash2)是一个新近被鉴定的基因,近两年内,被发现在多种肿瘤中高表达并与肿瘤恶性行为相关,但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目的:1、制备兔抗人Vash2多克隆抗体。2、明确Vash2在细胞中的定位及分型。3、研究胰腺癌组织中Vash2表达与预后的相关性。4、研究Vash2对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影响。5、初步探讨Vash2抑制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敏感性的机制。方法:1、采用合成多肽及重组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动物后制成免疫血清并纯化得到抗体。免疫印记,免疫荧光以及免疫组化测试抗体。2、采用胞浆/胞核蛋白分提后作免疫印记的办法确定Vash2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使用标签蛋白加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Vash2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3、制作105对胰腺癌及癌旁组织芯片,完善相关临床及随访资料。免疫组化检测Vash2的表达。分析Vash2表达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4、构建Vash2过表达/干扰稳转胰腺癌细胞模型。检测稳转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IC50值(半数抑制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并分析过表达/干扰稳转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敏感性的变化;体内裸鼠荷瘤试验检测过表达/干扰稳转胰腺癌细胞(Vash2过表达/干扰作为干预因素)的肿瘤抑制率;TUNEL试验检测裸鼠荷瘤的细胞调亡情况。5、荧光定量PCR检测与胰腺癌吉西他滨代谢直接相关的基因表达情况。免疫印记试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并在胰腺癌组织芯片中进一步验证。结果:1、制作了可用于免疫印记、免疫荧光以及免疫组化的兔抗人Vash2多抗。2、发现Vash2蛋白的不同异构体存在不同的细胞内定位,并将Vash2分为胞浆型及核型。3、制作了 临床资料完整的胰腺癌组织芯片。胞浆型Vash2与胰腺癌分化及癌组织内脉管受累相关,且与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敏感性相关。4、Vash2过表达下调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敏感性;Vash2干扰上调胰腺癌细胞吉西他滨敏感性。5、过表达Vash2上调核糖核苷酸还原酶M2(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M2, RRM2)的mRNA和蛋白水平;干扰Vash2下调RRM2的mRNA和蛋白水平。临床标本中胞浆型Vash2与RRM2蛋白表达正相关。结论:1、Vash2蛋白可分为胞浆型及核型。2、胞浆型Vash2与胰腺癌分化相关。3、胞浆型Vash2降低胰腺癌细胞对吉西他滨的敏感性。4、胞浆型Vash2上调吉西他滨敏感性相关蛋白RRM2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