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文字产生的那天起,人们就开始探讨正义,涉及正义的论著及思想,不知有多少,有直接的也有间接的,正义的重要性在于它既能满足个人的需要,也能满足全体的需要,而个体与整体间的矛盾运动,意味着正义有其内在运动的张力,这种张力维持社会的动态平衡,保持社会的正常运转,伴随着历史发展,正义又会吸纳新元素,产生新平衡,从而促进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一个多世纪以来,马克思一直以其特有的哲学思维方式、价值理念与理想追求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甚至影响人自身的发展。而时代发展到今天,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伴随着多元文化的冲击,人们对正义的呼声和渴求也越来越强烈,正义也在不断地被人们从不同角度进行着诠释。本文就试图对马克思正义观进行阐述,试图解决正义理想同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本文结构安排如下:一是阐述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然后分析国外和国内的研究现状,指出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二是正义及其相关概念辨析。阐述了正义的内涵及其特征,分析了正义与平等,正义与公平、公正,正义与国家,正义与自由的异同;三是马克思正义观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分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时代背景,并指出其思想渊源,主要分析了古希腊哲学的正义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分析了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影响、还分析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者对马克思正义思想的影响;四是马克思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特点。分析了马克思正义观的形成轨迹、指出了马克思正义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正义、分配正义、制度正义和价值正义,指出了马克思正义观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点:人本性、社会性、历史性、实践性;五是马克思正义观的继承和发展。分析了列宁对马克思正义观的继承与发展,指出其奠定了社会正义的物质基础、坚持了社会正义的实践原则,并且协调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明晰社会正义的发展阶段;然后分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正义观的阐释,主要分析了胡萨米与伍德对马克思正义观的争论、尼尔森对马克思正义观的重构;最后分析了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正义观的继承与发展;六是马克思正义观的当代意义。首先分析了马克思正义观对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启示,马克思正义观关注生产劳动,提出分配正义,在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实行按劳分配,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然后分析了马克思正义观对和谐社会建设的指导,指出要在全社会树立正义观念,加强制度建设,完善国家治理;接着分析了马克思正义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引领,指出要促进自由平等、实现文明和谐、倡导公正法治;最后分析了马克思正义观对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意义,最终要实现国家富强、完成民族复兴、保证人民幸福。马克思正义观作为人类发展史上的重要思想,以其严谨的理论体系、科学的研究范式、明确的价值取向、伟大的实践成果,在东西方正义思想中脱颖而出。马克思正义观是马克思主义庞大理论体系的一部分,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那天起,马克思正义观就一直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紧密相随,就一直与国际的共产主义运动发展相伴相生。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入深水区和关键期,社会上的各种矛盾与问题不断出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需要对这些问题给予理论上的解答,而马克思的正义观便是其中的重要视角。从中国共产党成立那天起,就重视正义,同时,中国共产党对正义的认识也在不断丰富和发展。总之,正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是人类文明生活的一个重要条件,人人都需要正义,只有实现正义,才有国家的繁荣富强,才有民族的伟大复兴,才有人民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