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山东省作为全国羊产业发展第三大省,拥有较多优良品种和丰富的饲草资源,是最大的农区羊产业发展区域。该地区肉羊产业逐渐向规模化转变,正处于小规模养殖户占多数,规模化养殖场或者其他新型养殖主体发展势头迅猛但不稳定的阶段。肉羊养殖户作为肉羊产业发展的关键主体,不仅是肉羊生产经营主体,而且还是连接整个肉羊产业上、下游环节的重要“桥梁”。其生产经营行为的研究是自下而上的一种反馈,有助于发现当前肉羊产业发展缓慢的症结,通过优化养殖主体的行为,促进肉羊产业结构升级。本研究基于对大量相关文献的研读,结合实地调研获得的第一手问卷资料,运用一般描述性分析对山东省肉羊养殖户在生产经营中的三方面行为进行研究,即生产行为、销售行为以及横向合作行为。首先从生产的养殖选择、要素投入、技术选择行为方面以及销售渠道及影响因素的分析,总结养殖户生产及销售行为制约因素。然后对养殖户的横向合作行为进行分析,并构建二元Logistic模型解释肉羊养殖户横向合作行为影响因素并得出优化养殖户行为相关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是:(1)绝大多数肉羊养殖户采用半舍饲以及舍饲的养殖方式,养殖规模总体较小且规模扩大意愿较低。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借贷资金和雇佣劳动力的养殖户很少,且借贷资金难度很大。养殖户的技术应用水平普遍比较低,养殖户参加养殖技术及管理培训的积极性不够,而且培训质量评价不够高。(2)养殖户销售产品大多是通过较为传统的到集市上销售、贩子上门收购的方式,影响养殖户销售渠道的因素主要有:没有其他渠道、价钱的合理性、付款的保障性;绝大多数养殖户销售价格是买卖双方协定确定的,样本养殖户的销售收入不是很高。(3)山东省肉羊养殖户生产销售行为的主要制约因素包括:养殖规模化程度低,技术应用水平低,有效销售渠道少,销售交易成本高。(4)养殖户参与横向合作行为的意愿较低。其参与横向合作的渠道大多是靠亲友同行介绍、政府部门的宣传。参与的组织一般提供技术培训指导、统一防疫、统一销售、统一采购饲草料等基础性服务,参与合作的养殖户主要变化有销售更有保障、疾病防控更加及时有效、养殖技术水平提高、养殖规模扩大、收入增加等。通过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肉羊养殖户横向合作的影响因素得出:年龄对肉羊养殖户参与横向合作行为意愿产生显著反向影响。养殖规模、养殖专业化程度及是否参与技术培训,对养殖户参与横向合作行为意愿产生显著正向影响。(5)山东省肉羊养殖户生产经营行为优化的对策建议分为养殖户自身层面和社会及政府层面。养殖户自身层面主要是专业化适度规模养殖,积极参与养殖技术及管理培训,加强合作意识,拓展销售渠道以及充分发掘肉羊附加收入。社会及政府层面主要是扶持养殖户进行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强养羊技术及管理的推广与指导,引导养殖户积极进行横向合作,以及加快构建“互联网+肉羊产业”的网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