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86年北京市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实施的国际联网项目——中国学术网(Chinese Academic Network,简称CANET)启动开始,短短二十年之内网络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并对社会各个方面带来巨大的影响。在法律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也向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提出了挑战。在网络环境中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对著作权保护并不得力,著作权人的利益实现遇到巨大困难。因此,对网络环境中著作权法律制度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探讨了网络对传统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挑战。公开发表作品的作者数量巨大,部分作者创作目的非功利性;网络作品的记载形式数字化、阅读暂时复制性和传播高速性;复制权内容的扩张,技术水平限制网络传播权的行使,对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保护重要性凸显等等均需要在网络环境中著作权法律制度中予以充分考虑。 第二章对美国、欧盟、WIPO的网络环境中著作权立法从复制权、网络传播权、技术措施、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和合理使用制度的规定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研究。 第三章对涉及网络环境中较为典型的一种作品传播方式——BT下载的案例进行实证研究。本章对该案中文件最初上传者、文件下载者,提供网络服务者的行为分别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第四章对我国网络环境中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构建进行详尽论述。首先对我国网络传播权、复制权、技术措施、权利管理信息的立法现状进行描述的同时提出了相关的完善建议。接着对网络环境中著作权利益分配制度、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制度提出了立法建议。其中收取“网络使用税”统一分配给著作权人的利益分配制度是本文重要的创新点之一。 笔者坚持以唯物辩证法为本文研究的根本方法,综合运用了比较研究、案例实证分析、利益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网络环境中著作权法律制度的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提出建立“著作权人—最终消费者”这个新利益分配链条来钝化网络环境中著作权人和最终消费者之间的利益分配矛盾。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本文的研究结论立足于目前的计算机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