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村镇的建筑住宅产业依然依赖传统的建造工艺,传统的建筑产业建造工艺存在大量弊端。装配式住宅是绿色建筑的必然趋势,同样是环保节能的重要途径,在此背景下,课题组研发了装配式复合结构体系。本文通过4榀不同类型的装配式复合墙板抗震性能对比试验研究,分析研究了装配式复合墙板保温板、内填砌块、内填材料等因素的改变对墙体受力机理的影响;通过4块钢桁架夹心保温叠合楼板试验,对比分析夹心保温、加强肋形式、预制底板材质对叠合楼板力学性能的影响;对装配式复合墙板的力学模型进行研究,利用大型有限元软件对比装配式复合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墙结构两种装配式结构的随机振动响应分析;基于村镇装配式复合结构的部品设计以及主体结构设计,重点对村镇装配式复合结构的构件拆分设计进行了研究。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成果包括:1、对4榀不同参数(内填加气混凝土砌块、夹心保温、内填EPS轻骨料混凝土砌块)的装配式复合墙体进行抗震性能试验研究,以研究不同参数复合墙体的受力特点及破坏机制,对比分析其破坏特征、滞回特性、承载能力、延性、刚度退化及其耗能等抗震性能指标。试验结果表明:1)试验构件的最终破坏形态一致,均表现为弯剪破坏,即边缘约束构件为弯曲破坏,复合墙板为剪切破坏。试验构件的延性良好,具有较好的弹塑性变形能力。2)夹心保温层与结构层的整体连接性能良好,保温系统对装配式复合墙板承载力提高具有一定贡献。3)EPS颗粒轻骨料混凝土复合墙板的结构承载力比较略低,内填材料的改变没有影响复合墙板的弹塑性变形能力。4)双面抹灰光面复合墙板具有良好的结构承载力,削弱的加气混凝土砌块厚度替换细石混凝土并不影响其弹塑性变形能力。2、通过4块叠合楼板的静力加载试验,对叠合楼板的受力性能进行研究;对比分析夹心保温、加强肋形式(单纵肋、钢桁架)、预制底板材质(普通混凝土、钢纤维再生砖骨料混凝土)等关键参数对叠合楼板基本力学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1)钢桁架夹心保温叠合楼板可以有效提高构件的开裂荷载以及极限承载力;在弹性阶段以及弹塑性阶段内,板内夹心保温层对刚度贡献巨大,直至构件破坏。2)对比不同的加强肋形式,钢桁架与单纵肋形式相比存在明显的优势,并且具有良好的延性。3)钢桁架叠合楼板可以有效提高构件的极限承载力,对于开裂荷载的提高效果并不是很显著。4)再生砖混凝土在添加钢纤维后,与普通混凝土叠合楼板在开裂荷载和极限承载能力方面基本一致,添加钢纤维之后提高了预制构件的抗拉性能,抑制裂缝开展。3、在四种地震动工况情况下,通过对装配式复合结构与装配式混凝土墙结构的随机地震响应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对于采用这两种结构体系的二层村镇建筑结构,位移、速度以及加速度三种结构响应参数的特征均与结构体系所在的场地类别相关,且随着场地类别的增大而增大。装配式复合结构体系的结构位移、速度响应大于装配式混凝土墙结构的相应响应;装配式复合结构体系的结构加速度响应小于装配式混凝土墙结构。4、基于村镇装配式复合结构的部品设计以及主体结构设计,提出了装配复合墙体抗剪承载力验算公式,对装配式复合墙体的结构布置、截面设计、构造措施等关键技术进行研究,重点对村镇装配式复合结构的构件拆分设计进行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