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离不开传播,而传播技术的飞跃发展急剧更新着媒介对文化资源的介入能力。如今,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重新定义人类传播的情况下,从媒介出发来思考文化的现实走向,已经变得比从文化出发来思考媒介的工具使用更具意义。在学界,麦克卢汉与德布雷的媒介理论便是揭示媒介技术的文化效应和社会影响的典型范例,因此被选中为笔者的比较研究对象。比较麦、德二人媒介思想之异同,为我们厘清媒介与文明的关系体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理论参照。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第一,笔者试图从麦克卢汉和德布雷的生平背景和理论溯源两方面入手,把握两人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体系;第二,从“泛媒介论”的视角切入,比较两人对媒介概念的不同界定,探析二者对媒介技术的侧重选择在单复数形式和时空上的不同偏向所导向的媒介对文化的不同作用机制;第三,通过比较两人以媒介作时代标识的文明史分期,探析在媒介进化历程中二者对于人与技术的关系问题的相异探讨;第四,考察两人在超越思维/存在的二元对立命题内主体、精神等的绝对地位,而转向讨论媒介技术本身的影响效力时,或平衡或颠覆的研究倾向所导致的对文明实质的相异理解。最终,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通过比较二者的媒介观之异同,笔者认为媒介发展是文明演进的重要标识,若想厘清媒介与文明的关系体系,首先要跨越把技术单纯视为中性的运载工具或传播渠道的思维定式,而将媒介看作是一种影响机制和变革力量。一方面,媒介是文明的载体,是使思想的跨时空传承成为可能的记录容器、存储中心和传输网络;另一方面,形态的安排本身即是文明的重要组成单位,媒介自身的特性和偏向决定着信息的呈现和组织方式,型塑着个人心理和集体意识,调节着社会关系和权力结构。与此同时,技术结构有制度体系和组织行为与之相对应,文化特性决定了媒介效应的多变性,媒介秩序同时也是政治文化产物。一言蔽之,文化与技术互为因果,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