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纸制品是指以纸来制作的各种生活艺术物品。本文重点研究纸帐、纸被、纸衣三种纸制品的生活应用、文学书写和文化意义。论文第一章概述纸制品的历史发展及地理产地。纸制品主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纸制品是指以纸来制作的各种生活艺术物品。本文重点研究纸帐、纸被、纸衣三种纸制品的生活应用、文学书写和文化意义。论文第一章概述纸制品的历史发展及地理产地。纸制品主要产自造纸业发达的福建、江西、浙江、安徽等地。先秦两汉,树皮绩布成服饰直接启发以纸代布;魏晋时期,纸与布关系密切,毂皮衣成纸衣原型;唐末,纸帐、纸被投入日常之用,两宋使用最盛。元以后,棉花的引进和大面积种植,迫使纸制品逐渐消退,至清末以纸制衣“疑或谰语”。第二章分析纸制品的种类、形制与用法。代替纤维资源的纸制品可分为服饰和家纺两类,制作方法不一。论文第三章概括纸制品的文学书写历程,分别概述史书、方志、诗词、散文、戏曲、小说对纸制品的记载和吟咏。其中不乏苏轼、苏辙、朱敦儒、陆游、文天祥、叶绍翁、吕本中等名家之作。明清时诗文数量最多,达到鼎盛,但大多均是意象使用,很少专咏。第四、五章重点介绍影响最大的纸帐、纸衣、纸被三种纸制品。纸帐与梅花相组合,形成纸帐梅这一特殊品种,将纸帐逐渐推向幽逸的一面;同时,纸帐乃僧道之物,与蒲团等意象相组合,体现其隐逸的一面。佛道与世俗两种文化在纸帐上并行不悖。纸衣简朴,但密不透风,有伤肌体,不可常穿,故多作殓服,因使纸衣在丧葬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周太祖郭威遗命以“纸衣、瓦棺”下葬,更是传为佳话。纸被清贫,贫士困窘之人用以勉强度日,高僧仙道用以苦行修炼。纸被还是社会应急,救济百姓的重要物料。它甚至还成为文人之间相互馈赠的礼物。第六章总体上概况了纸制品的社会、文学、文化意义,突出了纸帐、纸衣、纸被的历史符号意义和对当今服饰、农业、医学等的影响。
其他文献
随着水体富营养化的加重,污水处理技术已逐渐从单一去除有机物的常规处理阶段进入同时去除有机物和脱氮除磷的深度处理阶段,以控制水体富营养化为目的的脱氮除磷工艺已成为当
目的:探讨五苓散加减方口服辨痔术后排尿困难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110例痔术后排尿困难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对照组55例,
“诗言志”作为中国传统诗歌理论的开山纲领,其内涵不断被丰富、延伸。一方面,它要求诗关伦理道德,有教于人,有用于国,诗载有理性的入世精神;另一方面,它又包含个人情感意识,
本文以上世纪30年代至90年代丰子恺散文的接受情况为研究对象,从各时期对丰子恺散文的评论和研究着手,对丰子恺散文的接受和接受问题进行深度剖析,旨在为丰子恺研究乃至中国
《奉使录》是张宁的一部诗文别集,收录了其在天顺四年(1460)出使朝鲜的途中以及在朝鲜国内所作的纪行诗文。据笔者搜寻得到的版本有九种之多,流传甚广。该书分上下两卷,上卷
葫芦岛市是国内严重的缺水城市,淡水资源严重匮乏,主要来自平山水源,是葫芦岛市水源供给的命脉,这样严峻的情况使得使供水量的调节尤为重要。为了优化供水调节,保障人民群众
周作人一生与古希腊文化有着深厚的渊源,五四时期提出“人学”思想,古希腊文化便是其一个重要的背景。基于对西方文化史的了解,在人的问题上,五四时期的周作人将中国社会比拟
用典是新诗研究领域被忽略的问题。本文以朱英诞新诗创作的用典情况为研究对象,主要讨论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绪论部分。用典的概念历来多有争论,结合各家所言,为用典定义
介绍了承受交变载荷的螺栓联接进行疲劳强度计算的几种方法:按照最小应力保持不变计算、按照应力幅计算、按照应力比保持不变计算、用疲劳损伤累积假说计算和有限元法计算。
本文从“批评家”这一文化身份出发对沈从文展开研究。首先,归纳和分析沈从文在社会批评领域里的成绩,即他在社会批评方面的触角的广泛性和成果的丰富性,如对时政的批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