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意见与股价相关性无论在国内学术界还是国外学术界都已经成为当今审计理论界研究的热点。研究表明,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对上市公司年报进行审计的最终产品,是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可信度的鉴定结果,自然对投资者的投资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注册会计师与投资者的信息不对称以及投资者的有限理性,审计意见的不同并不一定对股价产生显著不同的影响。此外,我国证券市场还不成熟,各种机制和体制都显得不完善。审计意见和股价的关系将一直是证券市场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对于丰富和发展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研究,以及深入推进我国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改革,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审计意见与股价相关性研究主要局限在标准与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缺少对不同类型非标准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研究。同时,经济环境和法制环境又是不断变化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相关性也不断变化,因此,本文将以采用最新的数据资料,重点研究不同类型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相关性。 本文的框架内容如下: 第一章是引言。介绍了的研究背景和意义,并对文章结构布局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阐述。 第二章是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基础分析。阐述了审计意见涵义和类型,并分析了非标准审计意见类型的分布及特征。在此基础上,对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最后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股票市场投资者行为理论的角度分析了审计意见与股价关系的理论基础。为本文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第三章是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相关性的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假设的设定、实证模型和变量的选择以及最新样本数据的选取,分别从意见类型、年份、上市地、是否首次披露等方面对审计意见和股价的关系进行均值检验、相关性分析和回归检验。 第四章是结论、建议与研究展望。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全文的研究结论。结论指出,股价对带强调事项的无保留意见与保留意见的反应无显著差异,投资者无法区分非标准审计意见的类型;不同年度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市场反应存在显著差异;股价对首次披露与连续披露的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反应无显著差异;不同上市地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关系无显著差异,投资环境差异没有体现出来。最后,针对这些结论,从政府、投资者、上市公司、注册会计师行业等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并对本文的研究提出了展望。 本文的创新点及特色在于采用深市和沪市2006-2007年的最新数据资料,运用规范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侧重研究不同类型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相关性,同时对不同年度和不同上市地的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使审计意见与股价相关性研究更加系统化、全面化。并针对研究结论,就提高非标准审计意见与股价相关性,增强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提出一点建议,对上市公司和注册会计师行业制定政策具有一定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