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吴组缃的小说一向以量少质精著称,他是清醒的现实主义者,他的小说多以二三十年代衰败的皖南乡村为背景,以严肃的态度反映变动中的时代。本文旨在讨论吴组缃小说与皖南文化的关系,探究皖南文化在哪些方面影响了吴组缃的小说创作,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查阅相关的文献资料,如地方志、文化史等,试图简单梳理吴组缃小说中皖南文化的具体表现,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全文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简单梳理皖南文化的概念以及吴组缃的成长背景;第二部分,分析吴组缃小说对乡土皖南的叙述;第三部分,论述吴组缃小说对时代皖南的反映;第四部分,阐释吴组缃小说对风俗皖南的描写。在论述的过程中努力澄清:吴组缃小说应当是受到皖南文化的影响,而非简单将其说成仅仅受到徽州文化的影响,注重具体问题的具体分析,重视文化的内生性原因。尤其是三四十年代吴组缃的抗日题材小说,其涉及的地域文化,更不应简单地说成是徽州文化。本研究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参考文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和民俗学的相关知识,试图在交叉学科的范畴内重新审视吴组缃小说的思想、艺术价值。本文的考察发现,吴组缃的小说是对乡土皖南的记录,既是对五四精神的继承,又是对五四时期问题小说、乡土小说的超越;他的小说是对30年代皖南乡村的反映,深刻地反映了动荡时代人心的失落;他的小说是对风俗皖南的描绘,在小说中运用了大量方言、俗语,写到了民间的禁忌、迷信等。总之,他受皖南文化的熏陶,记录皖南文化,丰富了皖南文化,用小说为我们留存了新旧时代交接时期,皖南山乡的众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