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纤束层析的多DSP温度场重建系统的研究

来源 :南昌航空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wy13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合辐射测量及光学层析(Optical 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OpCT)形成的发射光谱层析技术(Emission Spectral Tomography,简称EST)有基于扇形束、锥形束、平行束等射线接收方式,其中以基于平行束的EST反演精度最高。但现有的平行束射线接收方式都是近似的平行接收,与理想的平行束接收相比有较大误差,因此采用光纤束作为数据的获取方式来得到理想的平行光束,即光纤束层析(Optical Fiber Bundle Tomography,简称OFBT)。光纤束层析(OFBT)采用多束光纤束组成平面阵列,每组光纤束可传感数万个信息点的信息,并被其后连接的面传感器接收,转化为电信号。光纤传像束单元及其平面阵列可为发射光谱体层析提供大量的原始数据,解决了采用传统CCD镜头接收平行光束产生的图像畸变问题,从而提高了温度场三维重建的精度。本文结合光纤束层析技术自主研制了光纤束平面阵列和多DSP火焰温度场重建系统。采用DSPTMS320F2812控制128路光纤束单元光纤作为数据采集装置,将采集到的辐射信息传送给上位机DSPTMS320C5509进行重建算法的实现,温度场的重建结果由PC机显示系统显示。该项目研究主要就多DSP重建系统硬件设计和软件处理来进行的。硬件设计主要包括光纤束平面阵列,基于TMS320F2812的数据采集系统,TMS320F2812与TMS320C5509的数据交换以及光纤束的温度定标系统。软件处理主要以CCS作为开发工具,编写了数据采集程序、多DSP数据交换程序以及重建算法程序。本文所研究的基于光纤束层析的多DSP火焰温度场重建系统,既满足了系统有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以满足三维温度场的实时重建,又保证了系统具备强大的控制能力,可实现对128路光纤信号进行采集。通过中温黑体炉对光纤束平面阵列和光电传感器进行定标,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光纤束作为辐射数据的获取方式,可以在不破坏原场的情况下得到较为理想的辐射信息,提高了温度场重建的精度,同时由于整个系统完全由DSP来控制实现,因此较传统的PC机离线重建大大提高了重建速度。
其他文献
为缓解医院门诊“三长一短”问题,优化就医流程,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浙江省部分医院开展“诊间结算”服务。本文通过与“先诊疗、后付费”方案的对比,介绍浙江省“诊间结算”服务的
作业车间往往因出现新作业而需要进行重调度。为尽量减少由重调度带来的计划变更,除了优化原有的性能指标外,还应减小重调度结果与原排序之间的差异。由此,提出一种双目标优
自从1969年Y.Tarui等人提出LDMOS结构以来,因其为单极型器件,不受少子存储效应的影响,与存储电荷相关的延迟大大减小,与双极型器件相比,LDMOS具有较快的开关速度和较高的截至
<正>嘉禾县建于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建县后,县城先设在禾仓堡,也就是现在县城所在地。据传,当时围绕县城选址问题,还经历过设禾仓堡还是设五百地之争。对于建县初的县址之
期刊
光栅结构是微电子技术以及集成光学等方面常见的结构。其结构尺寸参数的测试技术在国际上已有很多年的发展历史,但还存在很大的研究和发展空间。自光学CD(关键尺寸)(OCD)度量
延迟满足是儿童心理成熟的表现,对儿童以后的人际关系、学业成就、认知和社会性能力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延迟满足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就受到了心理学家们的广泛关注,它
伴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智能卡操作系统(Chip Operating System,简称COS)日益成为备受瞩目的焦点,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彰显出智能卡的巨大优越性。到目前智能卡已经在电信、
随着多媒体通信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飞速发展,模拟电视系统的主导地位正在被数字电视系统逐渐取代。目前,在家庭娱乐,安防,车载和移动通信等领域视频信号接收终端层出不穷,视
灾难过后,搜索幸存者的过程是一个与时间赛跑的过程,如何在第一时间发现并救出幸存者是救援工作的关键所在。然而灾后复杂的环境都有碍对幸存者的搜救。幸存人员本能地会通过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