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百合科(Liliaceae)龙血树属植物(Dracaena Vand.ex L.)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Lour.)S.C.Chen)是著名民族药国产龙血竭的重要植物基源,其红色树脂,即龙血竭具有活血化痰、止痛,降糖,生肌、止血、敛疮的功效。目前由于过度采集树脂,剑叶龙血树已成我国濒危植物。为进一步了解剑叶龙血树的应用潜力,我们对其树脂和树叶的化学成分及主要化合物的活性进行了研究,以期对该资源进行综合利用和开发。本论文共分为四章:第1章剑叶龙血树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概况本章综述了剑叶龙血树树脂、茎、叶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及其药用部位龙血竭的药理作用研究近况。第2章剑叶龙血树的化学成分研究本章对对剑叶龙血树树脂、叶进行了化学成分研究。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技术(硅胶、Sephadex LH-20、RP C-18、HPLC色谱仪)和化学方法(重结晶),从剑叶龙血树树脂和树叶中分离得到34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UV,IR,MS,1D,2D-NMR),鉴定了28个化合物,包括黄酮类,二苯乙烯,生物碱,木脂素、三萜、甾醇和芳香烃7类化合物,它们分别为3,5-二羟基-2-甲氧基二苯乙烯(1),白藜芦醇(2),4’-羟基-3,5-二甲氧基二苯乙烯(3),5,4’-二羟基-3-甲氧基二苯乙烯(4),4-羟基-2,4’-甲氧基二氢查尔酮(5),4’-羟基-2,4-二甲氧基二氢查尔酮(6),4,4’-二羟基-2-甲氧基二氢查尔酮(7),2,4,4’-三羟基-6-甲氧基二氢查尔酮(8),4,4’-二羟基-2,6-二甲氧基二氢查尔酮(9),7,4’-二羟基-8-甲氧基高异黄烷(10),7,4’-二羟基高异黄烷(11),5,4’-二羟基-7-甲氧基-6-甲基黄烷(12),7,4’-二羟基高异黄酮(13),(3R)-3,7-二羟基-8,4’-二甲氧基高异黄酮(14),7-羟基-4’-甲氧基高异黄酮(15),(2S)-4’,7-二羟基-3’-甲氧基-8-甲基黄烷(16),(2S)-3’,7-二羟基-4’-甲氧基-8-甲基黄烷(17),2’,4,4’-三羟基查尔酮(18),N-cis-coumaroy tyramine(19),N-trans-feruloyl octopamine(20),N-trans-feruloyl tyramine(21),N-trans-coumaroy tyramine(22),1,2-diol-4-methoxy-benzene(23), (22E)-3β-acetoxystigmasta-5,22-diene(24),lanost-9-en-3β-ol(25),β-谷甾醇(26),β-胡萝卜苷(27),pinoresinol(28).其中化合物14为新化合物,化合物1为首次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得到。生物碱19-21为首次从龙血树属植物中得到。第3章剑叶龙血树生物活性研究本章对剑叶龙血树树脂和树叶提取物及有效成分进行了降糖活性,抗肿瘤活性筛选及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研究。在细胞水平上建立肝细胞HepG-2的胰岛素抵抗(IR)模型,研究剑叶龙血树树叶和树脂的甲醇提取物及14个化合物对改善IR细胞模型的作用。结果显示所有化合物有不同程度的促进IR Hep G-2细胞对葡萄糖的消耗,化合物1、4、5、6、8、9、12、20、21、22在所给剂量(10-4,10-5,10-6 mol/L)作用于IR细胞模型12小时和24小时后,与模型组相比,都显著增加了细胞的葡萄糖消耗量,改善了细胞的胰岛素抵抗状态;化合物14、15、16、18仅在所给剂量(10-4,10-5mol/L)作用24小时后增加了细胞的葡萄糖消耗。对分离得到的20个化合物做了抗肿瘤活性研究,其中化合物1、3、5、9、10、11对所测试的PC12细胞株(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A549(人肺腺癌上皮细胞),MDA-MB-231细胞株(人乳腺癌细胞),都表现出一定抗肿瘤活性,化合物1、3、5、10表现出强于阳性对照药的活性。对分离提取的21个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其中化合物1、14、16、17具有较强的活性,与阳性对照BHA活性相当,并强于维生素C和维生素E;化合物20、21与阳性对照维生素C和维生素E相当。第4章结论和展望本章对剑叶龙血树树脂和叶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