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井在开发过程中,随着地下流体的不断采出,剩余储量不断减少,油藏能量不断下降,日产油量总是下降的,油井在结束一段时间的稳产期后,后期产量必然会进入递减阶段,不同生产阶段表现的递减特征有所不同。通过研究油井的产量递减特征,把油井划分为4种基本类型:高产稳产型、低速递减型、中速递减型和快速递减型。然而在塔河油田托甫台区奥陶系油藏的实际开发中发现,部分油井在产量递减阶段,出现了日产油量较高时突然大幅降低至停喷的产量突降异常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托甫台区油藏的开发,因此需要对这一现象进行综合分析,以便科学合理地指导油田开发。本文依据托甫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油藏的基本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基于储集空间的特征识别,结合油井的地震、钻完井、测录井、动态监测、开发动态以及产量突降后的开发措施等资料,对9口产量突降井的储层类型和特征、开发动态特征以及产量变化的控制因素等方面进行了分析,主要从地层能量、溶解气相态、储层物性、含水特征、采油制度及井间连通性几个方面研究了产量突降的原因,明确了影响油井产量变化的控制因素,根据不同的产量突降原因提出应对的开发对策,最终得出以下几点认识:(1)根据托甫台区奥陶系油井自喷生产过程中产量和压力的变化特征,将9口产量突降井分为3类:产量为中高产且较稳定,压力缓慢下降;产量为中高产,缓慢下降,压力缓慢下降或较快下降;产量不稳定,下降较快或间歇生产,压力快速下降,自喷期极短。以上三类开发动态特征分别对应的储集空间为:边底水活跃的较大型缝洞单元;中小封闭型缝洞单元;规模较小且充填程度较高的缝洞单元。(2)经研究得出托甫台区奥陶系油井产量突降的原因有五种:能量亏空、原油脱气、储层污染、含水快速上升、初期采油速度过高。(3)影响油井产量变化的地质因素有:储层类型、溶洞充填程度、地层能量、含水上升、原油脱气程度、储层污染程度等;影响油井产量变化的工程因素有:工作制度、采油速度、采油工艺等。实际上产量变化往往不是由某个单一因素决定的,而是上述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4)针对不同的产量突降原因提出合理的开发对策:由于能量亏空和原油脱气导致的产量突降,建议在压力下降到较低程度前进行注水,以保持油井压力,恢复地层能量。由于储层污染造成的产量突降,建议在突降后对油井进行酸压改造解堵,改善井底渗流通道,提高渗透率,从而恢复供液能力。由于含水快速上升导致的产量突降,可以通过平面调整及周期注水改变液流方向和压力场,从而改变水线推进状况;或者关闭高含水井,封窜及封堵油井高含水层;注水井调剖和调整注水结构等措施预防含水上升。由于初期采油速度过高导致的产量突降,应合理控制采油速度,保持较长时间的自喷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