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度低下限超声波风速风向传感器关键技术研究

来源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sgb1585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超声波时差法测量风速的基本原理、煤矿风速传感器的使用环境及民用超声波时差法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应用现状等三个方面论证了超声波时差法应用于煤矿环境的可能性;分析影响其应用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预案。为解决差压式、机械式、超声波涡街式等传统矿用风速传感器测量结果容易受安装方向影响、测量下限不能满足《煤矿安全规程》中“掘进中的岩巷和其他通风人行巷道最低容许风速为0.15m/s”的风速测量问题,提出了利用超声波时差法应用于煤矿风速测量的构想。超声波时差法在民用气象风速检测领域由于其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该技术在煤矿风速检测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目前国外该技术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在测量精度和测量下限等指标方面与国外相比仍有差距。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从超声波时差法风速检测基本原理入手,深入分析了测量误差来源及不同误差因子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煤矿使用环境中各种误差因子的比重。通过对超声波激励和传播特性的研究,提出了基于加权思想和细分插值算法的超声波飞行时间检测方法,实现了超声波飞行时间10ns的稳定测量,提高了检测精度;通过对超声波预激活驱动技术的研究,实现了超声波低电压低功耗驱动,为硬件电路本质安全设计提供了基础;利用高速数据采集卡,结合LABview仿真软件,搭建了超声波时差法风速检测实验平台,验证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实现了分辨率0.1m/s,0~15m/s的全量程测量。通过超声波探头组结构的研究设计,该技术以适应煤矿井下高湿、高粉尘的环境,为煤矿井下风速准确测量提供了新的技术途径。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实现了0~15m/s全量程风速测量,误差±0.1m/s,解决了煤矿井下低风速高精度测量的技术难题,为下一步该技术的产业化提供了支撑。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煤炭工业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的机械化程度日益提高,开采强度逐步增大,埋藏条件较好的煤层逐渐被开采枯竭,而煤炭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能源之一,在此后相当长
目的 探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与细胞自我吞噬标记物对幽门螺杆菌(H.pylori)相关胃癌发生发展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2月至2018年10月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行上
微流控芯片系统是随着微机电系统加工技术的发展而迅速崛起的一项高新技术,它是将样品制备、生化反应、分离与检测等基本操作单元集成到一块几平方厘米的芯片上,用以完成不同生
近年来,上海中等职业学校语文学业水平考试的作文类型主要是应用文,在考试大纲规定的各类应用文中,说明书的写作既是合格考,也是等级考的必考内容,学生不仅要会看说明书,而且
腹板式斜齿圆柱齿轮可以有效减轻传动结构质量,避免高速大型传动结构中出现较大的冲击载荷,但是由于较薄的腹板和轮缘会引起轮齿和齿轮体较大的变形,从而使得轮齿接触线与理论位置不一致,导致斜齿轮传动中存在较大啮合刚度波动,造成传动系统出现较大的振动和噪声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一种在斜齿轮轮缘增设压电层的振动调控结构,通过对压电层施加控制激励电压实时改变轮缘形变,实现对啮合区轮齿接触线长度的控制,保证齿轮传动中
含氧官能团属于极性基团,具有很强的亲水性,褐煤在普通蒸发干燥后显著的水分回吸现象与其中含氧官能团的存在密切相关,同时,含氧官能团与部分热解产物之间存在对应关系,研究
本文研究分析了滚珠丝杠副性能的检测及其轴向静刚度:优化了原有综合性能测试平台,建立了滚珠丝杠副轴向静刚度的理论模型,并利用有限元对轴向静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一滚珠与滚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