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讨论了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系统的性能。影响SCMA系统性能的两个主要因素,分别是码本和多用户检测算法。本文从这两方面展开讨论。首先给出了SCMA系统的数学模型,将SCMA码本的设计问题演化成一个多维星座图的设计问题,从主星座图和子星座图的角度,按照平均能量相同时,尽量增大主星座图中点与点的最小欧氏距离的基本思想,对于码本进行设计。之后,将码本设计问题分割成设计调制方案以及构建生成矩阵两个子问题。为了优化生成矩阵,提出了相位旋转因子的优化原则,并提出了构建拉丁生成矩阵的方法,得到了基本的设计准则。并证明了这样设计的码本结构可以有效增大主星座图中点与点之间的最小欧式距离,性能较为优异,并且可以适用在AWGN信道中。然后研究了多用户检测算法对SCMA系统的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最大似然译码(Maxmium Likelihood,ML)算法和消息传递算法(Message Passing Algorithm)两种多用户检测算法的优劣。ML算法性能最优,但是复杂度较高,MPA算法性能次优,但是复杂度相对较低。同时分析了MPA算法和ML算法对SCMA系统的影响。在优秀码本的前提下,MPA算法可以逼近ML算法下SCMA系统的误码性能,同时具备复杂度降低的优势。最后,针对SCMA系统中的差错控制编码部分对于SCMA系统的影响,本文研究了极化码在SCMA系统中的性能。总体上,采用极化码作为纠错码,SCMA系统的总体性能有明显提升。仿真分析了不同码长条件下,基于极化码为编解码的SCMA系统的误码性能的变化,随着码长的增加,SCMA系统的误码性能有提升,但是码长长到一定程度后,误码性能提升的程度有限,但复杂度会成倍的增加。所以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权衡误码性能和复杂度来选取极化码码字的长度。